最近工信部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通知》。產能過剩是當前化肥行業的焦點,抑制產能過剩的原則是:有利于化肥行業的健康發展,更好地為農業服務。
化肥是長年生產、季節性需求的產品,在實際生產中,企業開工率會受到原料等制約。因此,要按照旺季需求來均衡產能,不因調整后集中用肥而出現產不足需的情況。
結構調整要兼顧現有企業的情況,不能按規模或工藝搞“一刀切”。中國土地面積廣,需要遵循“就近生產、就近銷售”的原則。因此,對待新建產能要嚴格控制、嚴格審查,不能搞低水平重復建設,對于裝置、技術不夠先進,原料、市場、環境不具備條件的項目堅決不能上。結合安徽實際,從產業分布、裝置規模、產品能耗、污染治理等方面,按國家要求的準入條件進行。
節能減排是提高產業競爭力的另一個關鍵節點,現階段要在氮肥行業內推廣一些行之有效的實用技術,推動行業節能降耗、減污增效,促進技術水平升級,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對化肥企業通過上大壓小、產能置換等方式,淘汰技術落后、資源利用不合理的產能。對此應當有個客觀且符合實際的評價標準。規模小的企業,不一定落后;規模大的不一定是先進和有為的,在安徽省均有這方面不同的例證。落后產能很難從規模大小加以界定。在環保方面,經過多年技術改造,安徽省一些中小化肥企業固定床造氣裝置產生的廢渣、廢氣基本上能“吃干用盡”,污水接近“零排放”,煤渣也實現了綜合利用。因此,固定床造氣裝置不但不能算落后產能,還是一種經濟可行的技術選擇。國家經濟主管部門應當進一步統籌考慮,考慮到中國的歷史、實情和國際現狀,進一步細化和完善“石化振興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