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以來,新疆北部伊犁州察布查爾縣、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局部農田及附近撂荒地出現了罕見的高密度蝗蝻種群暴發危害,察布查爾縣最高密度達到了4000頭/㎡,米東區山旱地1200畝小麥被吃成了光桿,目前蝗災已嚴重威脅到當地農業生產。去冬今春,我區大部地區氣候異常,春季越冬調查卵量顯著偏高,目前局部地區土蝗提前并嚴重發生,呈現出全疆偏重發生的趨勢。各地農業植保部門要引起高度重視,加強蝗情監測,防止進一步擴散蔓延,警惕暴發成災。
一、當前農區蝗蟲發生情況
今年春季我區北疆大部天氣過程頻繁,陰雨天氣明顯較多,全疆大部地區蝗蟲出土始期普遍偏晚10~15天,自2月下旬開始吐魯番地區最早發現出土蝗蝻,3月中下旬南疆阿克蘇地區、克州蝗蝻出土,4月下旬北疆伊犁河谷蝗蝻出土,5月初塔城地區、昌吉州、烏魯木齊縣蝗蝻出土。據各地植保部門監測,全疆各地蝗蟲基本都已出土,農區蝗蟲累計發生面積60.5萬畝,其中:農田發生8.8萬畝,農牧交錯地帶發生51.7萬畝。目前土蝗在伊犁州局部地區、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偏重發生(4級),全疆其他地區輕發生(1級),亞洲飛蝗在吐魯番地區輕發生(1級),北疆大部地區蝗蝻1~2齡,東疆、南疆部分地區蝗蝻4~5齡。
伊犁州察布查爾縣13個鄉鎮中的5個鄉鎮在農牧交錯處及撂荒地出土高密度蝗蝻,截至目前發生面積已達7萬畝,嚴重發生2萬畝,全縣20余萬畝莊稼遭受威脅。目前蝗蝻處于1~2齡期聚集發生階段,部分蝗蝻已開始向附近農田轉移危害,平均蝗蝻密度500頭/㎡左右,最高區域超過4000頭/㎡,草場附近農田最高密度達220頭/㎡,胡麻等作物被啃食成光桿。近期調查發現,察布查爾縣蝗卵越冬存活率高達92%,海拔1340米區域農牧區35%的蝗卵還未孵化,密度較高,局部區域高達685粒/㎡。目前伊犁河谷蝗災地區,蝗蝻已開始危害農田作物,預計10~15天后蝗蟲將進入暴食期,隨著草原、農牧交錯及撂荒地帶食物的缺乏,蝗蝻會大量從草場和農牧交錯地帶遷入附近農田危害。根據發生地區植被及農作物布局,如不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將對當地農作物造成毀滅性危害。5月23日,據最新監測報告,烏魯木齊市米東區2個鄉鎮農牧交錯地帶及山旱地出現高密度蝗蝻偏重危害,發生面積4.33萬畝,嚴重發生區域1200畝春小麥被吃成光桿,農田平均密度21.9頭/㎡,最高密度達107頭/㎡,農牧交錯地帶平均密度59.8頭/㎡,最高密度達154頭/㎡。目前,米東區正在對荒漠和山坡交錯地帶農田及周圍區域開展應急化學防治,盡量減少災害損失。
全疆其他地區蝗蝻密度均比去年同期顯著偏高,博州博樂市部分農牧交錯地帶蝗蝻平均密度27頭/㎡,最高為46頭/㎡;昌吉州昌吉市農牧交錯地帶平均密度10.5頭/㎡,最高為54頭/㎡;塔額盆地沿北山農牧交錯區域及烏蘇市,平均蝗蝻密度1.2頭/㎡,最高為18頭/㎡;和田地區策勒縣山區草場平均密度7頭/㎡,最高為26頭/㎡;喀什地區農田平均密度0.3頭/㎡,最高為3頭/㎡;其他地區蝗蝻平均密度為0.4頭/㎡。
二、近期蝗蟲趨勢預測
隨著夏季來臨,全疆大部地區氣溫會逐漸升高,6月上中旬是土蝗向農田擴散危害的高峰期,根據當前卵量、蟲口基數、蝗蝻發育進度以及氣象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6~7月份伊犁河谷、塔城地區、昌吉州、哈密等局部地區將偏重發生(4級),甚至會出現高密度種群暴發危害(5級),伊犁州鞏留縣、察布查爾縣、尼勒克縣,昌吉州昌吉市、吉木薩爾縣、奇臺縣、木壘縣,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塔城地區烏蘇市、塔額沿北山等地農牧交錯處及農田均為高風險發生區域,預計全年發生面積將達到710萬畝次,優勢種群主要以意大利蝗為主。此外北疆阿勒泰、塔城等靠邊境地區境外亞洲飛蝗遷飛入境暴發為害的可能性較大,東疆吐魯番地區、南疆巴州和碩縣飛蝗預計發生程度將與歷年同期基本持平。
三、當前及下階段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領導高度重視,及時啟動防控應急預案。蝗災發生以來,察布查爾縣及時上報疫情,引起了農業部、自治區農業廳等各級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察布查爾縣委政府召開緊急會議,成立治蝗領導小組,啟動蝗蟲防控應急預案,嚴格按照“飛蝗不起飛成災、土蝗不擴散危害”的蝗蟲防控總體目標,及時開展防控工作。自治區植保站也于5月16日緊急奔赴蝗區查看災情,18日農業部組織專家組趕赴伊犁進行滅蝗工作指導。
(二)加強蝗情監測力度,嚴格執行定期匯報制度。對全疆范圍內蝗區進行普查,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防治”。目前察布查爾縣蝗蝻正處1-2齡期,活動能力較弱,防治容易且防治效果明顯,要求近期內必須及時進行統防統治。其他地區也要加強蝗蟲監測力度,密切關注蝗蟲發生發展動態,嚴格執行周報制度,立即啟動日報工作,結合氣象因素綜合預測,隨時發布預警信息。
(三)做好人員、物資和應急防控準備。伊犁州農技站目前已經緊急調運200臺機動噴霧器械、284公斤農藥運往治蝗災區,此外縣農技站也購置了1000公斤農藥,儲備的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已全部到位,以確保防控工作的順利進行。其他地區要根據當地實際,儲備防控物資,依據蝗蟲預警信息和發生情況,積極開展應急防控和專業化防治工作,抓住防治關鍵時期,狠抓措施的落實。
(四)加大蝗情預報和防控宣傳培訓力度。察布查爾縣蝗災發生后,為提高社會各界對蝗蟲災害危險性和防治工作緊迫性、重要性的認識,已對蝗情趨勢和防控行動作了充分及時的電視預報及相關工作報道,積極爭取政府重視和財政支持。此外,全疆各地還要加大蝗蟲監測防治培訓力度,確保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五(wu))完善基礎,繼續組織(zhi)、開展好蝗區勘界(jie)。我(wo)區農(nong)牧區連錯(cuo)分(fen)布面(mian)積大,蝗蟲種(zhong)類(lei)多,近年氣候異常,蝗蟲暴發(fa)風(feng)險值大大提高。為(wei)此,自治區植保站將蝗區勘界(jie)作(zuo)為(wei)近年我(wo)區一項重點工作(zuo),為(wei)提高植保防災減(jian)災公共服(fu)務能力,提高預警(jing)監測水平,各(ge)級植保部(bu)門務必增加投入,加強勘界(jie)基礎建設,全面(mian)、系統開展勘界(jie)工作(zuo),摸(mo)清當地蝗蟲種(zhong)類(lei)、發(fa)生區域,為(wei)我(wo)區蝗災防控長效機制的(de)建立(li)奠定堅(jian)實基礎。
來源:新疆植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