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那么復雜地考慮什么情結,反正手機里的一條短信,一直沒有刪掉,“甘肅省張掖市5月17日驚現鵝毛大雪,積雪最厚達到了20厘米,五月突如其來的低溫降雪致使當地80余萬畝農田受到凍害,一些溫室大棚倒塌”,“雨雪天氣5月17日凌晨開始,至下午時部分地區還在降大雪,當日六縣區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雨雪天氣,其中甘州區降雪厚度達7厘米以上,民樂、山丹、肅南三縣降中到大雪,三縣沿山鄉鎮積雪最厚達20厘米”,這是個什么事啊,大旱,旱死人,不需要施肥,糾結;大澇,又澇死人,談不上施肥,糾結;再又是大雪,全竇娥啊,更加糾結,這讓俺們中國農資人,怎么安安逸逸地生活噢。
  
  近段時間以來,中國尿素市場整體還是以平穩為主的,盡管部分省市、部分區域出現一些調整,甚至大幅度的調整,無可厚非中,也是可以理解的,沒有影響到整個大肥市。根據我們的了解,江蘇、安徽、浙江、山東等很多省份馬上就要進入用肥期,這個時候再殫精竭慮地你爭我斗,你降他降,確實有點飲鴆止渴、助紂為虐、得不償失。
  
  我們馬不停蹄地調研了江蘇省第二大玉米產區,即江蘇沿海春玉米區。江蘇省第二大玉米產區,位于江蘇省的東部,北起灌溉總渠,南止長江,西靠串場河和通揚河,東臨黃海,飼用玉米種植面積約13.3萬公頃,也就是接近200萬市畝,按照以往的種植經驗,不再需要用肥了,可是今非昔比啊,天助農資人也。我們且來聽聽南通地區海門市農資經銷商的娓娓道來,今年開春以來,我們這個地方一度出現了連續低溫降雨天氣,嚴重地影響了夏熟作物生產。最嚴重的是,夏熟作物生育期被推遲了,春玉米的整個長勢也較往年明顯偏弱。按理來說,根據以往氣候條件的一些影響,當地農戶沒有在玉米苗期施肥的習慣。但今年就大不同了,玉米播種后遭遇連續低溫陰雨天氣,種子出苗前,在土壤中的時間較長,消耗的養分較多,出苗后玉米生長勢較弱,因此,今年不施肥不行嗷。當地農業部門要求,今年玉米苗肥的施用比較重要,忽視不得,每畝至少需要尿素5-8公斤澆施。我們了解到,玉米是江蘇海門的一大經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40萬畝左右,平時年份不用尿素,今年因為氣候特殊,反而得用尿素了,平添出來的化肥用量,平添出來的尿素市場。窺一斑而知全豹,江蘇省的玉米產區,這在江蘇應該算是一筆不小的用肥量,江蘇農資人得把握啊。其他省份是不是大同小異,我們尚不得而知。
  
  上周末,去安徽的臨近某地“農家樂”,順勢了解到秧苗馬上也有一個施肥期。當地種田大戶告訴記者,根據床土的肥力、秧齡和氣溫等情況,他們要施用“斷奶肥”,一般在一葉一心期(也就是播后的7-8天),在傍晚的秧苗葉尖吐水的時候建立薄水層,每畝秧田至少用5公斤尿素加1噸水來澆施,當然,尿素也可以直接進行撒施。秧苗移栽前的3-4天,看秧苗情況施送嫁肥,葉色褪淡的脫力苗,每畝用尿素4-4.5公斤加水500公斤,在傍晚的時候噴灑或潑澆,那些葉色正常、葉片挺拔而不下披的,每畝用尿素1-1.5公斤加水150公斤噴施……聽了這些種田大戶的如數家珍,我就想,水稻的最早期用肥馬上也就開始了,何必搶著降這個價,降那個價,老是你在降價,我也降價,最后只能導致降價疲勞,導致市場混亂,導致信心受傷……
  
  目前,國內尿素市場仍就處于溫而不火,渾渾噩噩的狀態,就不用摻冷水了,最好不要潑冷水。夏季備肥期轉瞬即至,生產廠家既沒必要驟然升溫,也沒必要整天悲觀得長吁短嘆。我們就在夏季用肥到來之際,不再嘗試著去感受春如四季之艱辛與酸楚,而是好好地去維護一個夏季用肥,不分青紅皂白,再去興風作浪,折騰甚或搗騰夏季用肥,農資人估計今年就沒有什么好日子過了。我們農資人敝帚自珍,自己得先有一個好的心態,這就從一個好的愿望做起,六月肥市不能太悲觀。坤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