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甘氨酸路線草甘膦生產裝置中很大部分是2008年草甘膦市場火爆時倉促上馬建起來的“短平快” 裝置,只有草甘膦合成單元,沒有三氯化磷和亞磷酸二甲酯上游配套裝置支撐,這種裝置在目前草甘膦市場趨于理性的現狀下嚴重缺乏成本競爭力。
完善甘氨酸技術路線草甘膦產業鏈,既是草甘膦生產環保的需要,又可提升對終端產品的成本控制能力。其成本控制能力越強,占據的市場優勢就越明顯,擁有一條完善的產業鏈是從業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因素。
四川樂山市福華通達農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福華公司)2008年3月開始啟動二期草甘膦項目建設,設定目標是建設2套5萬噸/年的草甘膦生產裝置,使草甘膦原藥產能達到12萬噸級規模,進入世界級草甘膦原藥生產企業的行列。技術路線仍采用甘氨酸技術路線,公用工程、熱電工程、三氯化磷裝置、亞磷酸二甲酯裝置全部按10萬噸/年草甘膦原藥配套,同時,為了徹底解決總產能12萬噸/年草甘膦原藥的氯、酸、堿供應配套問題,引進世界先進的英國ENOS電解槽單元。截至2010年1月,福華公司已全部完成上述建設目標。
目前,福華公司在草甘膦產業鏈方面的建設工作已初見成效,為草甘膦生產節省了大量物流成本,加上福華公司所處的樂山地區擁有廉價煤炭資源和水電資源,且靠近黃磷產區,使企業在草甘膦原藥生產的成本控制能力方面發生了質的飛躍。
2010年,福華公司還將在延伸草甘膦產業鏈方面進一步深入,主要推進年產8萬噸/年甘氨酸項目。此項目與河北東華化工集團聯合投資建設,利用福華公司氯堿裝置富余的液氯生產氯乙酸,再利用氯乙酸生產甘氨酸,產品全部為福華公司草甘膦原藥生產配套。項目分兩期建設,目前已進行項目建設土地平整工作,預計2011年上半年建成一期工程。項目建成后,除為福華公司節省大量甘氨酸物流費用外,還能把草甘膦生產成本受制于甘氨酸價格的影響因素削減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