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化肥市場 > 正文

謀劃磷肥行業廿年不懈 襄助中國企業明朝更強


農資網 2010年6月25日 11:08 來源:農資導報 【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呂文

 中化化肥60年的發展恰恰見證了中國磷肥行業的變遷,最近10多年來,中化化肥更是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在中國磷肥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的組織和指導下,引領了產業和市場的變革和發展。撫今追昔,中化化肥磷肥業務發展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進口貿易代理經營階段,以實業發展為基礎的市場化經營階段,以分銷為龍頭、上下游一體化發展階段。

 1999年,中國磷肥折純產量僅為600萬噸左右,當年進口磷肥達500多萬噸。中化公司作為化肥進口的長期獨家經營企業,承擔著全國磷肥進口的重要任務。

 2001年中化聯合美國嘉吉、云南三環,成立了國內第一家大型合資磷肥生產企業——云南三環中化嘉吉化肥有限公司,年產優質磷酸二銨60萬噸。此后,中化化肥陸續與貴州開磷、云南云天化和貴州甕福等行業領先企業合資成立了三家磷肥生產企業。截至目前,中化化肥已經在國內參控股五家磷肥生產企業,合計磷肥產能306萬噸。中化化肥走在了引領產業變革的前列。

 2000年以來,中化化肥率先自建分銷網絡,建成以主要農業縣分銷中心為主體的分銷網絡。中化化肥確立了“以分銷為龍頭、上下游一體化經營”的發展戰略。2009年公司磷肥銷量近370萬噸,經營效益居于行業前列,中化化肥已經成為行業內主要經營者之一。

 未來三年,在進口磷肥業務方面,中化化肥將與摩洛哥和突尼斯等國家的磷肥企業續簽進口長約保障貨源供應,同時還將鞏固和擴大與云天化、甕福和開磷集團業已形成的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確保高品質磷肥的銷售供應能力。同時,中化化肥還將通過創新經營、網絡擴張促進業務規模和效益穩步持續增長,力爭為行業發展、國家糧食生產作出更大的貢獻!

 西洋集團董事長 周福仁

 中國磷肥協會對國內磷復肥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上,傳遞行業信息;對下,幫助引導企業,從而使行業得以健康穩定發展。

 首先,協會對企業的幫助很大,無論是從生產技術、產品流通還是出口貿易等各個方面都給予企業很多指導和支持。2004年9月8日商務部發布的第52號公告——賦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山東省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山東魯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洋豐股份有限公司、遼寧西洋特肥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獲鉀肥非國營貿易自營進口經營權,協會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們這5家復合肥企業終于與以色列的一家鉀肥公司達成協議,開始自主進口鉀肥。

 這樣的事情很多,比如硫磺的增值稅問題、磷礦石的運費問題等,協會都出面做了很多協調工作,并得到很好的解決。

 其次,協會在磷復肥行業的品牌創建與信息交流方面成績卓著。從1999年開始的“磷復肥產銷會”,目前已成為中國化肥行業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盛會。

 我們西洋是半路出家的化肥企業,又是民營企業。協會對我們的支持和幫助很大。現在,民營復合肥企業已成為農資商圈中一支異軍突起的重要力量,目前這些農資草根不僅吐芳綻綠,而且已長成參天大樹。這些民營企業的快速崛起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與社會大環境的支持和協會的扶持是分不開的。

 如今西洋進軍化肥行業已13年了,我們得到了快速的成長,現在硫基復合肥已達到180萬噸的產能。目前我們還計劃在內蒙古、新疆等資源區域投產新的項目。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中東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吳中慶

 協會成立的二十周年是行業提升形象、升級轉型、由弱到強、由小到大、健康快速發展的二十年;也是協會密切協調企業與政府關系,推進“三農”和諧發展的二十年。協會不僅為國家執行相關政策起到了重要的參謀作用,更為行業健康穩定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行業今天之所以取得如此輝煌的業績就是明證。

 協會的工作與時俱進,內部管理也越來越規范、服務意識越來越強。他們不斷開拓新的服務領域,比如信息交流、企業宣傳、國際拓展等,協會做了大量工作。他們成立專家委員會、編寫《一把手工程》、《經濟運行分析》等,不僅幫助企業把好政策、市場關,而且幫助企業準確了解行業動態信息,樹立科學發展觀。總之是作用突出,成績顯著。

 中東作為一個民營復合肥企業,這二十年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年產各類復合肥100多萬噸能力,形成了常州、射陽、武漢三足鼎立的產業格局,不僅解決了資源問題,而且對市場的輻射能力更強。中東的快速發展與協會的正確引導與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引導,才成就了一個個璀璨的明星企業;而一個個優秀的企業的出現,也最終推動了一個行業的發展與進步,形成了一個行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一名話,企業與協會“共生共榮”。

 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化鋒

 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12月28日改制掛牌,前身是銅陵磷銨廠, 系國家“七五”期間重點建設的第一套大型高濃度磷復肥生產企業。

 1987年11月30日,初期設計規模年產磷酸二銨 12萬噸裝置一次投料試車成功。在投產后的二十年來,2009年產值21.55億元、銷售收入24.57億元。2010年5月25日,六國化工非公開發行 1億股新股已獲中國證監會核準,所募集資金用于建設年產28萬噸大合成氨項目;自籌2億元資金建設的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年產2萬噸濕法精制食品級磷酸工業示范裝置,預計一期配套工程今年10月底即可建成投產。“六國”品牌集全國用戶滿意產品、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等國家級質量桂冠于一身。

 六國化工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機制創新,得益于順應管理變革,也得益于協會的支持與幫助。1993年,全國絕大部分生產磷銨的企業或停產或改產,只有六國化工的前身——銅陵磷銨廠年生產磷銨10萬噸,與美國磷銨等進口化肥抗衡。磷肥協會會同硫酸協會聯合向國務院呼吁:盡快采取補救措施,保護弱小的磷銨企業。國家對進口化肥采取了控制總量等措施,使國內磷肥企業獲得生機。

 2008年由國家發改委經濟貿易司、財政部經濟建設司負責組織的100萬噸磷肥專項儲備首次招標,經協會推薦,六國化工憑借駐點直銷商業模式的網絡、制度和管理優勢,在山東、河北、安徽各中一標,斬獲6萬噸的儲備量。

 我們將堅持“繼續壯大硫磷化工,大力發展精細化工,堅定不移地進軍煤化工,適時介入氟化工”的發展戰略,推動六國化工科學、可持續、協調發展。

 貴溪化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黃光明

 風雨二十年滿載磷復肥發展之路,輝煌二十年成就磷復肥大國之夢。協會自成立以來,反映行業的愿望和要求,傳達貫徹政府的意圖,在政府部門和行業、企業之間起到了橋梁和紐帶作用。

 首先,磷復肥十年產銷會,為企業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臺。 2000年,以國產磷復肥頂替進口產品的“以產頂進”政策,到如今的由進到出大轉身,國產技術大突破,產業集中大整合,產品結構大調整,行業效益大提升,這些都成為行業企業最深切的感受。特別是從2000年11月協會在杭州舉辦首屆國產高濃度磷復肥產銷展,到2009年在合肥的國產高濃度磷復肥產銷會議,連續十年的磷復肥產銷會,地點轉戰大江南北,成為產業交流的最大平臺,也成為企業尋找商機、了解國家產業政策、國際國內化肥市場變化趨勢、鞏固客戶關系、溝通行業信息的最佳機會。

 其次,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協會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貴化是“七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酸肥結合”的磷復肥項目,擁有第一套從法國引進的二水法工藝年產12萬噸磷酸裝置,借鑒吸收國外先進工藝技術由國內自行設計和制造的第一套年產24萬噸大型磷銨裝置。貴化在發展過程中,得到了原化工部和協會的極大關心和支持。

 未來,貴化將以資產重組為新的起點,堅持“立足肥業,工貿并舉,服務三農,回報社會”的經營理念,實現“建設中國一流磷復肥基地”的企業愿景。

 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高進華

 協會走過的20年,也是我們史丹利歷經風雨,逐步走向繁榮的重要時期。

 協會牢固樹立“為會員服務、為行業服務、為政府服務”的宗旨,在保護會員合法權益,反映行業愿望和要求,促進行業發展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協會的大力支持下,史丹利實現了跨越發展。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協會總攬全局,積極提供、分析原料價格信息和市場營銷信息,深入企業調查研究,給予悉心指導,使企業搶占先機,率先突圍。 

 史丹利現已成長為全國最大的復合肥企業之一,先后獲得了中國馳名商標、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重點新產品等榮譽,品牌價值達到14.27億元。我們研發的史丹利54%三安復合肥,為國內最高含量復合肥。史丹利在東北吉林、山東德州、廣西貴港建立三個分公司,實現了全國生產經營服務布局;先后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行戰略合作,在全國率先推行良種良肥良法配套模式;與清華大學化工系實施產學研合作,在高端肥料研發上又邁出了嶄新步伐。

 2010年以來,史丹利生產經營保持良好勢頭,各項指標均好于去年同期。在協會的關心和支持下,史丹利在今后發展中必將闊步前行,一路高歌!

 施可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總經理 解永軍

 值協會成立二十周年之際,我謹代表施可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并以個人的名義表示熱烈的祝賀!

 施可豐自2004年7月12日成為會員單位。幾年來,在協會的指導下,企業的生產經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一個普通的復合肥企業躍居國內同行業產銷量前五位的大型企業。

 入會六年來,施可豐積極參加協會舉辦的各類會議、展會,在協會的指導下,了解和掌握國家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適時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在產學研方面,先后與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等院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施可豐發展成為國家“氮磷肥緩釋促釋技術研究”和“控釋包膜技術研究”兩項成果產業化基地,并在相關技術研發方面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施可豐也成為國內緩控釋肥行業的領軍企業。協會在施可豐進軍復合肥上游資源市場方面給予具體的指導和支持,2009年11月18日我們在四川雷波建立磷礦石基地開工建設。協會還在“施可豐”商標受到不法企業侵權時,幫助企業維護權益。

 總之,協會在溝通政府和企業關系、促進企業技術進步、維護企業利益、促進企業發展方面起到了信息、橋梁、紐帶、協調等平臺作用,是企業的好參謀。

 紅日阿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輯孟

 值此磷肥工業協會成立20周年之際,山東紅日阿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協會20年來給予紅日阿康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協會為行業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表示真摯的敬意!

 20年來,磷肥工業協會走過了不同尋常的歷程,不斷用自身的行動為企業送來福音:國產DAP與進口 DAP享受相同稅收政策;為企業爭取化肥冬儲資金;為復混肥爭取免增值稅優惠政策;為磷礦爭取化肥運價優惠政策;建立磷肥行業產業預警機制;制定磷復肥準入門檻;在能耗、“三廢”排放等指標上提出建設性意見;為相關部門提出“十二五”行業發展建議……

 20年來,從生產到流通,從政策到市場,從消費到服務,行業改革在與時俱進中不斷提速,行業面貌在改革大潮中日新月異。一系列方針、政策的實施,為農業豐收奠定了根基;為積極推動、保護民族工業的健康發展作出了貢獻。

 正是由于協會的關心、支持和愛護,紅日阿康從一個沂蒙山區的小碳銨廠成長為國內硫基三元素復合肥的發明者,讓 “紅日型”復合肥走進億萬農家,為中國農民的增收作出應有的貢獻,并被數次寫進磷肥發展史。

 希望協會帶領全國磷肥企業,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土地健康、作物增產、農民增收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才學

 20多年前,新洋豐公司還是一個資產不過百萬元、年產不過萬噸、員工不足20人的鄉辦小磷肥廠,位于素有“中原磷都”之稱的湖北省荊門市。20多年后,湖北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一家資產總額近40億元、年生產高濃度復合肥能力400萬噸的大型民營磷化工企業,在總部湖北荊門、湖北宜昌、山東菏澤和四川雷波都建有大型的磷化工生產基地,形成一企四地的發展格局。

 湖北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能取得今天的驕人業績,除了依靠自身的區位、機制、品牌、市場和人才等優勢外,更是離不開協會的大力支持和指導。20年來,協會始終堅持“服務政府、服務行業、服務企業”的宗旨,在行業內扮演著“信息員”、“解困員”、“協調員”等角色。

 ——協會及時準確權威的信息資源,成為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2006年,協會鄭重向全國推廣了洋豐配方施肥的經驗,使洋豐肥銷量大增,據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洋豐牌三元復合肥當年產銷量約占全國總銷量的10%。此后,洋豐牌三元復合肥和磷酸一銨產銷量一直雄居全國榜首。

  ——協會既能“錦上添花”,也能“雪中送炭”。2004年,協會將洋豐牌硫酸鉀復合肥和尿基型復合肥同時列入中國磷肥工業協會首批向全國推薦的優秀品牌,助推我們的產品獲得“湖北省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稱號。

 ——協會同政府及相關部門積極協調和溝通,在有效落實行業內如運輸、電價及各項稅費等優惠政策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豐盈天下糧倉,打造世界洋豐。新洋豐到2015年使肥料年產能達到500萬噸、年銷售收入實現 100億元,還要著力打造上下游產業鏈的延伸和中間產品的配套,提升企業在國內國際的市場競爭力;力爭有更多的品牌成為“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

 黃麥嶺磷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張富榮

 20年來,協會始終以服務社會、服務行業、服務企業為宗旨,認真履行職責,加強行業管理、行業協調和行業自律,努力當好政府參謀,在行業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了政府、社會和會員單位的一致肯定。

 在國產磷酸二銨面世之初,在開辟市場步履維艱之際,協會通過多種方式大力開展“國產二銨與進口二銨一樣好”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國產二銨逐步在國內化肥市場由弱到強,直至一統天下; 2008年金融危機對行業造成了嚴重沖擊,協會積極向政府部門提交相關建議,為企業渡過難關積極呼吁;在5·12地震災害中,協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充分發揮領頭羊作用,大力號召企業向災區捐款獻愛心;每年協會不定期召開各種會議,為行業和企業發展傳經送寶,協會年會已成為行業的盛會,最先進的行業理念、最先進的行業技術通過這一平臺得到了傳達和交流…… 

 目前,國內磷肥產能已嚴重過剩,但仍有許多磷肥項目正在建設或已經建成投產,過剩的產能必將導致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和無序。遭受金融危機沖擊的磷肥企業還未完全走出困境,企業在生產經營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困難。希望協會大力促進磷肥行業整合,為磷肥行業營造規范、健康有序的競爭環境,使企業的發展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

 成都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劉曉霞

 協會成立二十年來,在引導磷肥工業發展、服務“三農”生產以及溝通行業信息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指導磷肥工業發展方面,協會每年都定期組織會議交流,深入解讀國家政策,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增強了企業間的溝通,讓企業之間取長補短,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另外,磷肥工業協會還邀請行業專家、組織參觀考察,交流國內外磷肥工業先進管理方法和相關生產技術,提升了中國磷肥企業和整個行業的競爭力。服務“三農”方面,協會引導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做好農化服務,讓農民認識和科學使用磷肥,使農民從過去只認國外磷酸二銨,到現在逐步接受國內磷酸二銨。

 新都化工成立于1992年,作為磷復肥生產企業,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中國已經成為磷肥生產和消費大國,但并不是磷肥工業強國。希望中國磷肥工業協會能夠繼續引導中國磷肥工業朝正確方向發展。在產品方面,擺脫單一以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為主的格局,引導企業通過產品多元化,降低對硫資源的依賴,提高對磷資源的利用效率。多組織企業做一些技術攻關,提高行業資源利用效率,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展會方面,期望磷肥協會能夠在展會期間,多邀請專家、知名學者,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走向以及國內外新技術進展上進行宣講,為企業提供新思路、新技術、新方法。

 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何浩明

 協會成立的20年,是中國磷肥工業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20年。這20年,中國磷肥工業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無論是生產裝備、工藝技術,還是生產能力、產業結構調整,都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協會的正確引導和功能的發揮。

 目前行業面臨的問題是:產能過剩、產業結構不盡合理、資源粗放利用、磷石膏的綜合率不高等。這些都是發展中遇到的困難,我們要正視并解決。

 ——產能過剩問題,我覺得不必過于強化它的負面影響。目前磷肥行業有 370多家企業,企業存在不少問題,需要在競爭中進一步優化。產能過剩,加劇了競爭,能推動企業不斷地去從各個方面改進。現在企業新上的項目,設備和工藝都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因而必然具有極強的競爭力。

 我建議協會在“十二五”規劃中應該從技術門檻、能耗門檻、裝備門檻、環保門檻上來限制,而不是設置產能門檻。

 ——國際競爭力問題,我也比較樂觀。與摩洛哥等這樣的國家相比,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優勢和成本優勢,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技術創新,改變傳統的生產工藝,加強產品的優化升級,實現資源的綜合合理利用,從而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甕福很早就開始推進這方面的工作,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提出“肥化并舉”;同時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如從磷礦中提取碘、氟等,實現了磷肥工業由粗放型單一產品向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產業轉型。與此同時,我們還成功承接了沙特曼阿頓1200萬噸磷礦選廠項目、澳洲昆士蘭磷礦及磷加工技術服務等境外項目。這些都標志著我國磷肥工業技術裝備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在上述各方面,我們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只要我們做好產品結構調整、加強技術升級創新、提高資源的合理利用,中國的磷肥工業一定能夠迎來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開磷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屈慶麟

 協會成立以來的20周年,正是開磷集團走“礦肥結合、礦化結合”發展道路,磷復肥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的20年。截至2009年底,開磷擁有年產500萬噸磷礦石、250萬噸磷酸二銨、76萬噸磷酸一銨,15萬噸高塔硝基復合肥、摻混肥及煙草專用肥,10萬噸重鈣、37.5萬噸合成氨、6萬噸黃磷、10萬噸氟硅酸鈉、8000萬條塑料編織袋、10億塊磷石膏磚的生產能力。擁有倉儲、配送功能的物流中心,自有鐵路專用線和大型倉儲等物流設施,年裝卸能力達1500萬噸。銷售收入從2000年的5億多元上升到60多億元。

 開磷集團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在協會的指導下,努力建設“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發展模式。開磷集團利用“二水”磷石膏生產工藝,生產高強耐水磷石膏磚專利技術的成功開發,攻克了磷石膏遇水軟化這一世界公認難題,在磷石膏綜合利用領域取得了世界性的技術突破;開發了“磷化工全廢料自膠凝充填采礦技術”,使采礦回收率從70%進一步提高到85%以上,貧化率由7%降至4.52%,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通過技術創新、發展循環經濟,開磷集團為實現固體廢渣磷石膏的全部綜合利用創造了條件,為開磷已經形成的350萬噸/年高濃度磷復肥生產能力的全部釋放和磷化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長期以來,協會始終以加強調查研究,了解企業生產和運行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積極溝通政府,反映企業訴求為服務手段,真誠地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協會組織企業進行的《磷石膏》、《工業氟硅酸鈉》、《磷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磷酸二銨》、《磷酸一銨》國家標準,也為中國磷復肥產業的健康發展和技術進步指明了方向。

 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如崗

 磷肥協會成立的二十年,是中國磷肥工業飛速發展的二十年。協會全心致力于中國磷肥行業的全面健康發展,不僅很好地反映了企業的訴求,而且強化行業治理,正確決策,幫助企業解決了很多發展中的問題,真正起到了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

 首先是努力推動行業進步,成功實現以產頂進。90年代初期,由于國內磷銨產業還很落后,大量高濃度磷復肥都是從國外進口。當時協會大力倡導“以產頂進”,努力推進二銨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工作,從而迎來了中國高濃度磷復肥產業的大發展時期,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

 其次是積極推動國內高濃度磷復肥的產業基地建設,提高了磷肥產業集中度。在全國各地方政府都爭相計劃上磷肥項目的時候,協會力主“中國磷肥基地建設”,提出“礦肥結合”、“酸肥結合”,利用各地的資源優勢,建立了“礦肥結合”的云貴川鄂磷肥基地和“酸肥結合”六國、貴化磷肥基地,合理利用資源優勢,初步形成了中國高濃度磷復肥的產業格局,初步改善小、散、亂的磷肥發展格局。

 第三是積極向政府反映企業呼聲,及時解決行業存在的問題。二十世紀初,國內“五大磷肥基地”全部面臨虧損,當時磷肥協會牽頭,開展“中國磷肥產業競爭力研究”,積極推進企業債轉股,帶來行業大發展。

 第四是面對金融危機對中國磷復肥行業帶來的重創,協會以超高頻率溝通各級政府部門與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力促國家相關部門及時出臺對二銨生產企業“增加化肥淡季儲備”、調整化肥淡季的時間與出口關稅政策。

 目前雖然宏觀經濟回暖,但是磷肥行業多年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隨著新產能的不斷增加,磷肥行業供大于求,嚴重制約企業的效益;受金融危機影響的企業還沒恢復元氣;國家出臺的一些價格、匯率改革政策,也給企業經營帶來壓力;此外目前磷肥行業的環保、資源、技術都還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和提升。中國磷肥行業未來的發展還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行業的轉型升級任重而道遠。希望協會為行業發展把好脈,更好協調國家政策與產業環境,幫助企業高效應對市場,進行科學決策。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舉報】 【關閉】【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