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尿素市場極度疲軟的情況下,許多尿素企業出現虧損,甚至減產、停產,但山西陽煤集團淄博齊魯第一化肥有限公司卻在1~6月份共盈利2655萬元,經營情況明顯好于同行,不僅實現了零庫存,而且貨款回收率達到100%。該公司總經理丁連杰告訴記者,與山東省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的強強聯合是他們制勝的法寶。
齊魯一化始建于1969年,是我國第一座以煉油尾氣生產合成氨的國產中型氮肥廠,山東省第一家尿素生產廠家。但新世紀以來,隨著市場的變化,傳統生產工藝對原料的要求無法適應國際市場能源價格的急劇變化。從2000年到2004年,企業被迫停產,累計虧損1.8億元,瀕臨破產。為獲得重生,企業決定引入產品銷售領域的戰略合作者——山東省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
山東農資公司是全國供銷合作社龍頭企業、商務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依托企業、山東省重點連鎖經營企業,在農資市場上逐步樹立起“齊魯農資航母,山東支農先鋒”的企業形象,合作時在山東省已設立連鎖公司25家、中心庫26處,發展加盟店800多家,單一品牌經銷商700多家,有龐大的銷售網絡資源優勢。
2004年,雙方協定,由山東農資向齊魯一化投入5200萬元資金,進行技術改造,齊魯一化生產出的齊魯牌尿素由山東農資公司長期包銷,雙方按約定的比例分紅。
山東農資總經理袁敦華在雙方開始合作時曾形象地說:“如果說齊魯一化穩定的原料保證是‘根’,那其先進的工藝和品牌就是‘干’,省農資有限公司的資金和網絡優勢就是茂盛的‘枝’和‘葉’,齊魯一化一定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從2004年底開始,齊魯一化不斷加強技術改造,憑借其先進的工藝和管理,為山東農資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優質的尿素,山東農資則全部包銷,雙方合作順利,2005~2008年,齊魯一化實現利潤3.01億元。
2008年2月,在山西陽泉煤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為齊魯一化的第一大股東后,山東農資包銷的角色仍然沒有改變。
2009年,齊魯一化與山東農資一起利用地域優勢,采取分片代理商的政策,通過與一線銷售商的限售保價、托底銷售、出口拉動、聯儲待售等方式牢牢地控制周邊區域,使其他公司的尿素產品很難進入,并充分發揮企業產品規模小的優勢,做好產品銷售,賣出了較高的價格。每噸尿素價格高出河北、山西60元左右,高出山東大部分廠家30元左右,當年實現利潤6498萬元。
丁連杰介紹,今年以來,為應對尿素過剩的問題,齊魯一化充分發揮與山東農資合作的優勢,價格低時利用農資公司巨大的庫存容量和淡儲資金的優勢,適時庫存;價格高時賣出,增加了效益。同時,利用沿海的優勢,在關稅較低時,加大出口力度,今年春節至今,出口尿素3萬噸,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當地的庫存。
“現在,齊魯一化的銷售副總經理同時是山東省農資的副總經理,這樣的情況不要說在山東,就是在全國也不多見。”丁連杰說。
滕文濤說,齊魯一化與山東農資合作已經5年多了,“當市場好大家都賺錢時,我們一定是賺得較多的;大家都賠錢時,我們一定是賠得較少的。雙方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搞生產的專注于生產,搞銷售的專注于銷售,各自把特長發揮到極致,才能在嚴酷的環境中生存,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