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guo)短暫回調之后,大蒜價(jia)格(ge)從6月中旬以(yi)來又展開了新(xin)一輪上攻行情,據新(xin)華社全(quan)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jia)格(ge)行情系統監測,最(zui)近兩個(ge)月蒜價(jia)累計漲幅達(da) 37.4%,平均售價(jia)每斤7.46元,突破了5月份的高點。此輪蒜價(jia)上漲牽(qian)動著農戶、蒜販、消費(fei)者的心,同時也引(yin)發(fa)了當地(di)農資終端市場格(ge)局的微妙變化。
據大蒜主產區山東省金鄉縣一位縣級農資經銷商袁先生介紹,最近幾天當地大蒜的收購價格仍居高不下,這使得當地農民種植大蒜積極性空前高漲,也自然帶動了當地的化肥市場。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大蒜高價的吸引下,農戶對化肥品牌、品質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據介紹,當地農民不再一味追求化肥的低價格,而是要在經銷門店中仔細甄別,有的農戶甚至因為對所購化肥質量心存疑慮而到權威部門化驗。因此從現在的勢頭來看,經銷商認為當地農資市場的活躍程度會不亞于去年,且復合肥的銷售量可能仍會持續增長。
另一方面,蒜價上揚也引來了全國各地為數不少的投資客,這些人除了在當地進行大蒜交易外,還有人承包當地土地種植大蒜。同時,這種承包還擴展到金鄉周邊地區。據袁先生介紹,通常一畝地的承包價格在500~1000元之間,但愿意將自家土地大面積承包出去的農戶并不算多。由于這些承包土地的投資客只包種一季大蒜,然后就要將土地歸還給當地農民,考慮到各方面成本和目前居高不下的蒜種價格(一畝地的蒜種投入基本在1500元左右),他們在化肥、農藥、地(di)(di)膜等方面的(de)投入計(ji)算精細,能少(shao)就少(shao)。這也(ye)使得部分低(di)價(jia)位雜牌問題復合(he)肥有了一定的(de)市場空(kong)間(jian)。對此(ci),另一大蒜(suan)主產區(qu)蒼山(shan)縣(xian)的(de)經(jing)銷(xiao)商宋女士也(ye)持相同(tong)觀點,她(ta)表示,隨著(zhu)蒜(suan)價(jia)的(de)上漲,當地(di)(di)小廠的(de)復合(he)肥直接(jie)拉到(dao)田(tian)間(jian)地(di)(di)頭的(de)現象非常普遍,特別(bie)是大量承(cheng)包土地(di)(di)種植大蒜(suan)的(de)投資(zi)客(ke)更(geng)加喜歡使用低(di)價(jia)化(hua)肥。
由(you)此可見(jian)(jian),這一輪(lun)蒜(suan)(suan)價上漲后(hou),當地農資(zi)需求逐漸呈現兩極分化(hua)的(de)態勢:一方(fang)面是蒜(suan)(suan)農在經(jing)過了(le)2008年(nian)蒜(suan)(suan)價低谷的(de)陣(zhen)痛之(zhi)后(hou),信(xin)心(xin)在蒜(suan)(suan)價一路上揚(yang)之(zhi)下(xia)逐步(bu)恢復(fu),對用肥用藥有自己的(de)主見(jian)(jian),趨(qu)于理性;而(er)另一方(fang)面,投資(zi)客的(de)介(jie)入又在一定程(cheng)度(du)上影響著當地農資(zi)市場的(de)良性循環。如何(he)在這逐漸分化(hua)的(de)兩極之(zhi)間找到(dao)平衡,營造良好的(de)農資(zi)經(jing)營和使用環境(jing),這為相關部門(men)制定政策(ce)提出了(le)新(xin)的(de)課(ke)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