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午8時,湖北省咸寧市最后一家小合成氨廠正式退役——嘉魚風華化工有限公司所有合成氨生產線實施關停。這家始建于1974年,原年產4 萬噸合成氨、8萬噸碳酸氫銨,經改造成為年產6萬噸合成氨、10萬噸尿素的企業,一直是嘉魚縣的納稅大戶。但由于設備陳舊,許多安全設施達不到標準,一直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當地政府決定對其實施關停。
嘉魚風華化工公司只是全國數百家小合成氨企業的一個代表。專家表示,今后一個時期,這些小合成氨企業將面臨重新洗牌,主要是國家的安全門檻提高,行業內強制推行的“危險工藝自動化控制”成為一道關口。
據了解,去年6月,國家安監總局下發了《關于公布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目錄的通知》。《通知》明確將合成氨工藝列入重點監管的15種危險工藝之一,并對合成塔、壓縮機、氨儲存系統的運行基本控制參數,包括溫度、壓力、液位、物料流量及比例等提出了自動控制要求。一些地區政府部門也出臺意見對此提出了明確要求。如湖北省政府今年1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使用危險工藝的建設項目,其生產裝置自動化程度應當達到國家安監總局《關于公布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目錄的通知》要求,否則不予辦理安全生產許可;現有使用危險工藝的生產單位,應當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生產裝置自動化改造工作,否則其安全生產許可不予延期。
湖北寰安安全咨詢公司技術負責人龔光芬告訴記者,當前合成氨企業在危險工藝自動化控制上劃分成3類:不需改造就具備驗收條件的,如湖北雙環科技股份公司;稍作改造就具備驗收條件的,如湖北三寧化工公司;根本不具備改造條件的,這類企業主要是小合成氨廠。據介紹,小合成氨廠自動改造的主要內容涉及造氣、脫硫、碳化、氨合成、氨儲存等工序自動控制改造項目102個,其中否決項目26個。全部改造儀表投資約400多萬元。如果有的小合成氨廠仍在使用L3.3 型壓縮機,其改造費用更大。因為L3.3型壓縮機不具備遠程監控功能,其參數不能使控制室實行集中監控和監視,必須全部更換為6M32型壓縮機,設備總投資過千萬元。這對于處于市場不景氣、流動資金極其緊張的小合成氨廠來說,要按要求改造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據了解,湖北省現有小合成氨企業40家,約有10 多家企業不具備改造條件,停產改行是必然選擇。
湖北省安監局有關負責人提醒,在安全生產問題上,企業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執行。危險工藝自動控制改造必須在今年年底以前完成。未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的,一律停產整改。這意味著,一批小合成氨企業將因為危險工藝自動化控制不達標而退出市場,合成氨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