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半年,國內水稻殺蟲劑市場出現10億噸空白,大有商機,國內企業應迅速調整產品結構補上缺口。近日筆者就今年上半中國農藥產業形勢采訪了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理事長羅海章。他認為,國內企業應盡快搶占國內水稻殺蟲劑市場。
羅海章強調提出,今年農藥進出口形勢出現了一些新變化,自從甲胺磷等高毒農藥禁用以及氟蟲腈也隨之禁用,水稻殺蟲劑市場出現了10萬噸的空白,現在主要是康寬、壟歌等進口藥填補了這個空白。
據了解,近年來進口品種發展迅猛,國際跨國公司在殺蟲劑市場所占的銷售份額較大,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杜邦的氯蟲苯甲酰胺(康寬)、先正達的氯蟲·噻蟲嗪(福戈)、巴斯夫的氰氟蟲腙(艾法迪)和日本農藥株式會社的氟蟲雙酰胺(壟歌)。安徽省殺蟲劑常年使用量在3萬噸左右,國產殺蟲劑占70%,進口殺蟲劑占30%;廣東、廣西、湖南殺蟲劑銷售以高端品牌為主,其中康寬、壟歌已得到農民的認可,銷售非常好,經銷商都在爭取此類產品的銷售資格。進口品種的大量涌入,對國產殺蟲劑市場造成擠壓,因此國內企業應盡快搶占這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