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12日必和必拓公司(BHP)向加拿大鉀肥公司(Potashcorp,以下簡稱加鉀公司)正式發出收購要約,欲以每股130美元、總價值 387億美元的現金價格收購其全部股權以來,在全球鉀肥行業激起滔天大浪,北美資本市場也反應強烈。加鉀公司在多倫多證券市場的股票價格,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大幅上漲了33%,由116美元/股迅速躥升到154美元/股。8月23日加鉀董事會表示必和必拓的出價沒能反映加鉀公司的真實價值和潛在的發展。如果按照資本市場股權收購的一般規則,強制收購方將向被收購股東支付高于股票市值30%以上的對價,才能對現股東具有吸引力,加上潛在的其他意欲競購加鉀公司的競爭,最終達成競購交易的價格可能將高達每股200美元,交易總價也將由必和必拓最初出價的387億美元,上升到近600億美元。
用中國一句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來描述當前國際鉀肥業的這場跨行業大并購再貼切不過了。正當國際鉀肥巨頭加鉀公司一直按照自己既定的戰略和步驟,布局掌控全球鉀肥資源和鉀肥市場時,卻半路殺出來一個必和必拓,對其發起了惡意收購。多年來,加鉀公司已經擁有以色列化學公司(ICL)的14%,約旦阿拉伯鉀肥公司(APC)的28%,智利SQM公司的32%和中國中化化肥公司(Sinofert)的22%股權。
必和必拓和加鉀公司兩大行業巨頭在各自行業中的強勢表現,也大大增強了必和必拓惡意收購加鉀公司所引起行業大地震的烈度和震級。首先加鉀公司在2009年鉀肥出口談判和鉀肥出口價格上所采取的強勢姿態和強硬態度,全球鉀肥行業還記憶猶新;其次必和必拓在鐵礦石出口業務上所采取的一貫強硬立場,使其鐵礦石出口價格如同一只脫韁的野馬一漲再漲,直至目前依然使全球鋼鐵行業難以消解和釋懷。這無疑會使全球主要鉀肥進口和消費國對未來鉀肥市場格局產生不安和擔憂。因此主要鉀肥進口國為本國糧食安全大計考慮,支持本國公司參與這場國際鉀肥資源大競購也在情理之中。這也是被惡意收購方加鉀公司愿意看到的局面。
加鉀公司的魅力,在于其對鉀肥資源的占有。在全球鉀肥資源分布不平衡的情況下,誰占有了鉀肥資源,誰就可以實現遠高于一般大宗貨物產品的高額壟斷利潤。正如一位分析師所說的那樣,“緊俏的鉀肥市場將使生產商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調價!”加鉀公司發布的擴張計劃是要在未來五年內繼續持續投資70億美元,新增氯化鉀產能1010萬噸,到2015年實現氯化鉀產品年生產能力1710萬噸,比現在的實際年產量增加一倍。巨大的資本投入,在使加鉀公司鉀肥生產能力增加一倍的同時,也將使其鉀肥的開采和加工成本比2009年歷史最高的157美元/噸再翻近一番,達310美元/噸以上。
實際上,鉀肥前景遠沒有人們所想象得那么樂觀。資料顯示,世界鉀肥巨頭加鉀公司的銷售量連續兩年大幅下降,從2007年的940萬噸連續下降,2009年更是大幅下降到299萬噸,僅相當于其生產能力的26.6%。盡管今年銷售量有恢復性增長,但也只可能恢復到4年前700萬~800萬噸的年銷售量水平。加鉀公司氯化鉀的平均售價在前年達到最高值449美元/噸,其后也一路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316美元/噸,下降了30%。
如果競購加鉀公司按照推算的600億美元的總價達成交易,將對全球鉀肥市場產生巨大的影響。加鉀公司也將由一個全球最具鉀肥競爭力的公司變為全球鉀肥成本最高的公司。6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將構成新加鉀公司資金成本而被分攤到其鉀肥產品上,從而在未來若干年的鉀肥產品售價中予以體現。如果分別按10年、20年和30年來計算這部分增量資本投入的回收期,那么將使加鉀公司的鉀肥產品成本分別增加750、375和250美元/噸,屆時被收購后的加鉀公司氯化鉀產品的保本價格將分別為850、475和350美元 /噸。如果按照加鉀公司既定的擴張戰略,在未來五年中投資70億美元,氯化鉀產能達到1710萬噸,其鉀肥產品成本還將再增加200美元/噸。到2015 年加拿大鉀肥公司氯化鉀產品的成本將最低為550美元/噸, 最高將達1050美元/噸。這種情況下,加鉀公司如果依然想保持過去60%的銷售毛利率,那么其氯化鉀產品的價格將高達1375~2625美元/噸,顯然這是天方夜譚,不可能實現。
國際資本玩家顯然不會不知道這樣的經濟算計。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背后必定隱藏著不被大眾所知的潛在動機。必和必拓對加鉀公司發出惡意收購的目的和利益也許并不在于最終的收購結果,而在于過程,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必和必拓和加鉀公司都是贏家,而被忽悠了的是全球鉀肥行業意欲冒死競購加鉀公司的競購者和數以百萬計的在資本市場上投資加鉀公司的小股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