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省水稻生育期大部分處于抽穗期,病蟲發生總體比較平穩,“兩遷”害蟲和細菌性條斑病在個別地方相對發生較重。
一、當前病蟲
稻縱卷葉螟 據各地監測, 受臺風“凡比亞”的影響,9月下旬,我省東部、中部和西部部分稻區出現了稻縱卷葉螟螟蛾高峰期。
梅縣站9月25日調查,畝蛾量一般3500-4500頭,高的達7500頭;博羅站9月25日調查,畝蛾量一般3127頭,高的4450頭;陸豐站9月23 -25日調查,畝蛾量一般3200-4400頭,高的8000-10000頭;廣州站9月21-25日調查,累積畝蛾量15000頭,高峰日(9月23日)畝蛾量4000-7000頭;高州站9月22日、24日、26日調查,畝蛾量分別為954頭、1001頭和1338頭,最高的分別為2664頭、3000頭和3300頭;江城站9月24日調查,畝蛾量一般3000-4000頭,高的6000-7000頭。
稻飛虱 全省大部分田塊百叢蟲量300-700頭,部分田塊發生較重。陽春、紫金、曲江、龍門9月21日調查,觀察區百叢蟲量一般800-2600頭,高的3500頭;高州站9月25日調查,田間蟲量突增,百叢蟲量一般2000-8500頭,高的23000頭,比去年同代增加63.2%;紫金站9月25日調查,百叢蟲量一般1300-3000頭,高的10000頭;蕉嶺站9月24日調查,發生較重田塊百叢蟲量一般3000-4000頭,高的8000-10000頭,褐飛虱占80%。
細菌性條斑病 在受災地區、沿海地區發生較普遍,高州站調查,平均病葉率19.75%,高的51.36%,發生面積7萬畝,比去年增加34.6%;電白站調查,病葉病一般35.82%,最高90.63%,病指一般18.7,最高55.46,已出現全垌“紅葉”現象,發生面積10萬畝;陸豐站調查,病葉率一般18.6%-40.3%,個別稻田高達80%,病情指數一般11.2-25.8,高的44.5-52.2,發生面積約14萬畝。
紋枯病 處于垂直擴展階段。廣州站調查,病株率12%-15%,最高70%;高州站調查,病株率一般29.9%,最高的41.6%。
二、趨勢分析
當前我省水稻大部分進入抽穗階段,營養充足,稻田蔭蔽,食料條件和天氣因素等利于稻飛虱、細菌性條斑病、紋枯病發生為害。預測褐飛虱偏重發生、局部重發生,紋枯病偏重發生,細菌性條斑病和白葉枯病局部偏重發生。
各地(di)應(ying)抓好水稻后期病蟲的監(jian)測工(gong)作,及時掌握發生動態,準確(que)(que)預報,分類指導防(fang)治(zhi),確(que)(que)保水稻生產安全。
來源: 廣東省測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