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地不懶,質優價廉的農資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最關鍵環節。和楊景龍一樣,許多農民都很明白這個道理。今年市場上種子、化肥等農資價格是否穩定?質量和售后服務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進田間地頭進行采訪。
農資價格普遍看漲
今年化肥市場普遍看漲,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目前碳酸氫銨價格每噸上漲260元,達到760元/噸;尿素價格從每噸1800元漲到了2200元;一次性復合肥價格在每噸2850元左右,上漲了300元。“今年的肥料錢肯定要比往年多花好幾十塊!”在藁城市區一家農資店購買化肥的農民張云說。
“連地膜每斤都漲了2塊!”這家農資經營點老板張健強告訴記者,今年地膜價格每公斤在15元左右。由于目前農藥使用量不大,各店均是銷售去年的存貨,農藥價格暫未有波動。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今年種子價格上漲原因主要有:制種生產成本增加,包括勞動力、種子成本、土地流轉費用、農業生產資料漲價等,農產品價格普遍上漲,特別是糧食價格的上漲拉動了種子價格上揚。
提前儲備農資 應對價格上漲
3月21日,記者來到藁城市九門鄉黃莊農資綜合服務站,在農資服務站門市里,店員們正在給七八位農民介紹化肥、種子的使用方法。
據服務站的負責人趙京平介紹,按照農資市場規律,為防止來年春耕備耕期間農資漲價,服務站去年就想方設法調運并儲備了一定數量的質優價廉的農資,“一方面服務站可以賺取一定的利潤,另一方面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少農民朋友在來年春天的經濟投入。”
正在購買農資的申富貴告訴記者:“我們去年種糧食錢高高興興地掙了,當時賣了糧拿上錢后,我們就在這兒買了一些農資儲備在家里等著今年用,今天又過來準備再買進一些高產小麥種。”
“那你害怕不害怕小麥種子的質量有問題?”記者關心地問道。
“不害怕,地嘛不是一年種的,農資也不是一次買的,朋友更不是一次性的,信譽最重要,我們互相都很信任呢。”申富貴摟住趙京平的肩膀自信地告訴記者。
據趙京平介紹,像申富貴這樣早在去年就把今年春耕所需要的農資買回去、儲備起來的農戶占到了當地農戶的三分之二。通過提前采購,各類農資綜合價格比春耕時可便宜10%左右。
盼質量 盼信息 盼技術
“農資漲價別太高,前些年甚至出現假種子,這些對農民種糧積極性是一種挫傷。加上農村青壯年多外出打工,我們這一代人在信息、技術方面相對來說是比較欠缺的。”藁城市九門鄉農民劉心志已年過六旬,曾從事多年的農技服務工作。談到種糧,他認為這些方面是亟須強化的。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農民朋友們大都和劉心志有著一樣的想法:對農資、技術、信息等方面有著強烈的期盼。除了農資價格外,農民最希望農資質量更有保障。農戶能否買到高質量的農資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于他們所在鄉鎮、村莊的農資經銷點。據了解,目前我市除了為數不太多的鄉鎮建立了大型農資超市外,在一些農業生產的重點鄉鎮農資經營店存在規模偏小、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的情況。一些農資經營戶缺乏農資的專業知識和質量識別技能,往往是一些農資批發經銷商推銷什么他們就購買什么;如遇不良廠家推銷假冒偽劣農資,農民很難加以辨別。這需要有關管理部門的嚴格監管,需要目前大型農資連鎖經營店對其進行兼并整合。農資銷售非常重要,它跟農民相關、跟農產品質量相連,特別需要一些有實力的商業部門進軍這個有待開發的大市場。
一些(xie)農(nong)(nong)戶反映(ying),目前(qian)農(nong)(nong)資的(de)售(shou)后服務幾乎是一個空(kong)白點(dian)。生產廠家對(dui)其科學使用的(de)指(zhi)(zhi)導是空(kong)白,個體(ti)銷售(shou)店對(dui)農(nong)(nong)戶的(de)指(zhi)(zhi)導也(ye)沒有。還有一些(xie)農(nong)(nong)資經(jing)銷店為了規避責任(ren)沒有主動(dong)給購買農(nong)(nong)資的(de)農(nong)(nong)戶提供(gong)發票、憑證及其他購買的(de)有效證明,使一些(xie)農(nong)(nong)戶遭到(dao)損失后很難進行(xing)索賠。這需要(yao)工(gong)商、質量技(ji)術監督和(he)(he)農(nong)(nong)業(ye)部(bu)門對(dui)生產廠家和(he)(he)經(jing)營戶進行(xing)素質提升和(he)(he)嚴(yan)格(ge)監管(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