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結“十一五”行業發展狀況,規劃“十二五”發展目標
在政策的支持和全行業的努力下,“十一五”期間,我國磷復肥工業得以快速發展,產能、產量增幅較大,管理水平、產品質量、科技水平、環保達標等方面都有了穩步提高;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行業還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產能過剩、產業集中度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個別品種(如復混肥)及少數小型企業的質量問題較為突出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將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從年初開始,磷肥協會就制定了按條塊制訂“十二五”規劃的工作計劃,分別制訂了產業政策、質量、科技、環保等規劃,提出了以質量和環保為基礎,以科技為支撐,以產業政策為保障的行業發展戰略,細化工作目標、任務及保障措施,確保行業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在制定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過程中,多次召開常務理事會及重點企業座談會,共同分析形勢、查找問題、理清思路、制定目標。明確提出,在“十二五”期間要控制產能,同時要加強技術創新、淘汰落后工作力度,加快產業結構和企業結構調整,推行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提升行業整體實力和磷復肥產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協會提出的“十二五”磷復肥行業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已經得到了會員單位和業內人士的普遍認可,成為政府部門制訂行業規劃和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據。
二、發揮協調作用,為行業和企業做好參謀和助手
1、協調進口硫酸
我國硫資源嚴重不足,進口依存度高達60%。為保障磷復肥供應,我國每年不僅需大量進口硫磺,沿海無酸、缺酸企業還從日本、韓國進口少量冶煉煙氣副產硫酸。今年初,由于進口硫酸對華東市場造成了嚴重沖擊,部分有色企業聯名向商務部提出,對進口硫酸提請反傾銷立案調查。磷肥協會在獲知消息后,一方面向以進口硫酸為原料的磷復肥生產企業了解情況,一方面關注進口硫酸對華東硫酸市場造成的實際影響,積極協調日韓供酸企業與磷復肥生產企業簽訂長期合同,勸說日韓企業退出華東市場,同時及時與有色協會溝通,分析對進口硫酸反傾銷立案的利弊,并向商務部有關部門匯報了協調的結果,正式提出《關于申請延緩對進口硫酸反傾銷立案的報告》。此事最終以日韓進口硫酸退出華東市場,雙方和解收場。
2、協調鉀肥自營進口
為擁有自營鉀肥進口權的生產企業爭取實現“自營進口”是協會近幾年來一直為之奮斗的事情,我們抓住2009年世界鉀肥供需形勢發生逆轉的有利時機,與外商積極接觸,組織企業與外商面對面交流,協調各時期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此事終于在2010年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企業已與以色列鉀肥公司簽訂了進口合同。
3、協調研發機構和企業,大力發展新型肥料
近年來我國緩控釋肥料、全水溶性肥料、穩定性肥料等新型、功能性肥料的研究和開發工作進展很快,協會積極跟蹤,通過協調工作使研發機構的研究成果及時在企業轉化為生產力,并在各種場合為企業搭建宣傳和推廣平臺,為減少我國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使用率做出積極努力。
三、通過各種形式開展行業活動
1、組織成立“復混肥打假協作網”、“復混肥企業協作網”
為進一步規范復混肥市場秩序,打擊化肥市場“假冒偽劣”的不法行為,遏制制假售假源頭,切實保障名優企業和品牌產品的利益,今年3月份以來,在國家質檢總局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經過多次研究商定,由磷肥協會牽頭、復混肥行業的7家骨干企業(第一批)參加成立了“中國復混肥打假協作網”。按照國家質檢總局關于打假工作的要求,結合復混肥行業的具體情況,明確復混肥打假協作網的三項主要功能:一是發揮情報收集功能,及時反映行業的質量動態;二是發揮協作網的協調、協作功能,成為企業、消費者與政府有關部門之間的橋梁,形成群力協作打假;三是發揮協作網的參謀、議事功能,建立收集情況、通報信息、反映問題的平臺,為凈化化肥市場,保護國家、行業、企業和農民利益做工作。目前,協作網正在按照計劃開展有關工作。
3月初,在有關企業的提議下,協會召集了復混肥行業產量比較大的十幾家生產企業在北京召開了座談會,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復混肥企業數量雖然眾多,但與會企業在全國的產量中已占約30%,在國內都是有影響力的企業,在原料采購、產品銷售等方面應該建立溝通、協調的機制,共同維護市場穩定,為促進行業的發展和整體水平的提高做出努力。根據這次會議與會代表的提議,主要復混肥企業將定期不定期開展行業活動。7月底這些企業在宜昌召開了“復混肥企業協作網”成立暨第一次會議,由湖北新洋豐擔任第一屆組長廠,組織大家開展活動。會上各企業結合自身發展、生產運行、原料采購、產品銷售等情況,分析當前市場發展趨勢和行業運行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提出今后加強企業合作的具體建議。會上企業提出,新復混肥標準實施后,趕上今年春季由于天氣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復混肥企業的庫存舊版紡織袋數量較大,因無有效的利用途徑,浪費嚴重。經商議,協會通過“打假協作網”的平臺,向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及標委會作了書面報告,并于8月中旬召集有關企業向標委會等有關部門做了專題匯報。11月底,標委會專門發文將舊版包裝袋的使用期限延長到了2011年6月30日。12月中旬,在政府出臺調控政策,行業運行出現重大變化之際,“復混肥協作網”成員單位又召開了第二次會議,會議代表探討了國際、國內化肥市場形勢,分析了春季市場化肥供求預期,為企業下一步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參考。
2、配合石化行業“質量興業”活動,通過評選石化行業“知名品牌”工作,著力推進行業質量進步
今年,石化聯合會在工信部的指導下開展了“質量興業”活動,其中評選石油和化工行業“知名品牌”是一項重要活動內容,是強化品牌創建意識,實施品牌戰略,提升行業整體實力和形象的具體措施。磷肥協會積極配合,對照“知名品牌”的評選辦法和條件,一方面在行業內做廣泛宣傳動員,另一方面根據條件對已取得“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的產品和企業進行對比篩選,選擇行業內重點產品和骨干企業組織參評。貴州甕福、湖北黃麥嶺、云南弘祥、湖北新洋豐、湖北祥云等單位獲得了“石油和化學工業知名品牌產品”榮譽稱號。
行業產品質量水平的提高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十二五”期間的磷復肥行業的質量工作推進將著力于建立、健全標準體系,以技術創新提升產品技術含量、提高產品質量,積極營造全行業重視質量的氛圍,形成“政府指導、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企業誠信”的質量保障長效機制,通過推進品牌建設、培育名牌產品等手段,提升行業整體實力和磷肥產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提高磷復肥行業整體質量水平。
3、組織行業年會和產銷會,擴大行業影響力
今年適逢協會成立二十周年,6月份協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了協會成立紀念大會暨第18屆磷肥、硫酸行業年會,會議回顧總結了中國磷復肥工業20年來的發展歷程和經驗,分析了近期國內外發展狀況,同時提出了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思路和重點工作,并對行業內做出貢獻的171名同志進行了表彰。會議開得很成功,在行業內反響很大。
11月份的產銷會為歷屆規模最大的一次,參展企業200余家,展位超過500個,正式注冊代表約1500人,觀眾達到3萬余人次。本次大會廠商云集、盛況空前,由于大家感興趣的議題很多,專題會議由傳統的3場增加到了5場,并將第5場專題會變為訪談的形式,圍繞磷肥、氮肥、鉀肥三大行業及農業與新型肥料共四個核心話題,邀請相關的行業和企業專家,分別就磷肥、氮肥、鉀肥國際國內市場形勢、磷復肥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及企業產業轉型、原料市場形勢及資源、土壤、環境與肥料、新型肥料現狀與展望、節水農業對化肥的需求等話題展開論述,參會代表普遍反映專題會內容輻射面廣,收獲很大。本次產銷會上并簽訂合同數量482.4萬噸,金額791.8億元。
四、服務政府、行業、企業,做好紐帶和橋梁。
1、完成了磷銨產品準入條件等6個課題的編制工作
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完全能夠滿足國內農業需要,但也暴露出產能過剩、部分地區仍過熱,磷石膏利用仍缺乏普遍適用的工藝技術,節能減排面臨巨大壓力等矛盾和問題。今年,協會接到了來自工信部、環保部、質檢總局、石化聯合會等部門和組織委托的磷銨產品準入條件、磷酸一銨能耗標準、磷酸二銨能耗標準、磷肥行業清潔生產標準、國內外磷石膏生產技術和設備、磷肥行業財稅政策研究等6個課題,內容涉及行業政策、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這些課題的研究和標準的制訂將為行業下一步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課題的編制充分征求了企業和專家的意見,經多次修改,目前磷銨產品準入條件已經完成了送審稿,工信部已在部內征求完意見,再征求其它部門意見后,預計明年將正式發布。一銨和二銨能耗標準、國內外磷石膏生產技術和設備、磷肥行業財稅政策研究已經完成送審稿,有關部門將適時召開審查會,對課題提出最后一輪修改意見。磷肥行業清潔生產標準已完成征求意見稿,目前進入了專家征求意見階段,年底之前送審稿也將完成。
開展標準和課題編制工作,既為政府和行業提供了完整的資料數據信息,也提高了協會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鍛煉了隊伍。2011年協會將根據工作安排,向有關部門爭取有關產品質量標準、能耗標準、準入條件的制定。
2、不斷完善信息網絡和平臺建設
協會的信息收集和統計工作是其它工作的基礎,因此協會在信息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著重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多方面、多渠道的收集信息和數據,做到信息廣泛、靈敏、準確,數據可靠完整。協會從國家統計局、商務部、海關總署、石化聯合會、企業、其它相關組織及部門,以及國外雜志、網絡等盡可能多地收集信息,組織人力對信息進行匯總整理,寫出了大量的分析文章,提出了協會的獨道見解供業內參考。協會主辦的“中國磷硫網”、《磷復肥與硫酸信息》、《磷肥與復肥》、《硫酸磷復肥技術經濟信息》、《磷復肥、硫酸產業損害預警信息專報》等,從多側面、多角度為政府、企業提供行業數據和分析資料,總結生產、經營等方面的經驗,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發行量也逐年上升。二是建立健全信息網絡,完善數據體系。目前協會已擁有包括企業直報數據、省級協會報表、統計局數據、海關數據、相關行業協會數據,以及來自國際組織、國內外知名咨詢、貿易與媒體機構的相關數據組成的數據庫,成為各成員單位分析市場的基礎。同時,定期召集企業與省級協會信息統計人員會議,不斷加強內部聯系,規范統計辦法,統一報表制度,解決數據統計中的問題,增加報表文字交流內容,建立企業信息人員庫。三是重視信息發布渠道,充分發揮信息價值。信息只有暢通的流向才會發揮作用,為此,協會加強了網站的信息更新,使之成為行業信息發布的主陣地,2010年“中國磷硫網”的訪問量超過了400萬次,單月點擊率突破42萬人次。與此同時,進一步擴大“一把手工程”范圍,將重要行業數據、問題、預測、建議、重大事件、重大專題等重要行業信息,以郵件形式快速告知相關企業領導人。2010年通過“一把手”郵箱共向有關單位發一把手簡報9期,特刊5期,轉發通知、函件、下發通知、調查表、征求意見表共18次。有些會員單位也通過這種形式向協會反映情況、溝通信息、咨詢政策,形成了互動,提高了協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四是重視輿論導向與媒體宣傳的影響力,加強與媒體單位的合作。在行業形勢逆轉的情況下,為加強宣傳,擴大行業影響力,協會加強了與業內外相關媒體合作,對行業形勢、面臨的困境進行客觀正面報導,借媒體之力正面引導,為政府部門正確決策提供依據。
五、通過更加扎實的工作,提高行業整體水平,引導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協會工作人員將通過更加扎實的工作,在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行業質量、裝備、技術水平,規范生產經營行為等方面積極推進,為行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開個好頭。
1、繼續加強信息收集和政策調研工作,為政府部門提供數據。開展專題研究,向關部門提交磷石膏制品免征增值稅具體方案,以及硫磺、氯化鉀等國內短缺的磷復肥生產原料免交進口關稅的可行性分析。
2、中國磷肥工業已經進入新的發展和調整時期,在磷肥行業整體產能過剩的情況下,應研究利用嚴格和提高環保標準、能耗標準等手段實現去產能化,鼓勵、扶持水平先進、“三廢”排放少、能耗低的企業,淘汰落后產能。
2011年協會將把編制復混肥行業準入條件,提請修訂過磷酸鈣標準、制訂磷石膏相關制品標準、工業級磷酸一銨標準等,作為主要工作加以推進。
3、擇機成立磷復肥行業銷售專家委員會,提高市場分析能力,及時把握行業脈搏,為政府、行業、企業了解行業動態提供支持。
4、繼續通過“復混肥打假協作網”、“復混肥企業協作網”成員單位開展活動,以及組織召開行業年會、產銷會、小型座談會、常務理事會等多種形式的會議,開展行業活動。
5、加強與國外機構和組織的合作,擴大對外交流。2010年擬組織有關企業參加國外機構主辦的會議;與國際硫研究所合作在中國舉辦行業會議,促進國內企業與國際同行間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