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開始,化肥企業啟動硫磺采購,為六月開啟的淡季出口做準備。此前,國內硫磺市場已經維持了相當長時間的“有價無市”期,煉廠、港口貿易商報價高漲而成交卻寥寥無幾。在化肥生產的剛性需求下,硫磺市場再次啟動并在短時間內成交“量”、“價”齊升。可惜好景不長,近日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的劇烈震蕩沖擊了國內硫磺市場交易,前期硫磺市場一路高歌猛進之勢有所放緩。目前國產硫磺主流成交在1700-1850元/噸,庫存低位;進口硫磺港口成交在1800-1860元/噸,庫存150-160萬噸。
目前國內硫磺市場觀望氛圍濃重。二月以來,作為國際大宗商品風向標的紐約原油期貨價格震蕩上行,與此相對應的國際硫磺現貨價格也是一路走強。中國最新的硫磺到岸價已升至240-245美元/噸,不計貿易商利潤相當于1870-1920元/噸的港口價格,無論是貿易商還是終端客戶均難以接受如此高的價位。與此同時,國內春耕化肥市場基本結束、淡季磷肥出口基準價是否含稅仍無定論,當前國內磷肥企業對硫磺采購熱情難以提升。部分業內人士預計,此輪硫磺行情已基本觸頂。
然而利好因素對于硫磺市場的支撐不會消失。中石化的統銷策略實施以來,國內煉廠報價平穩上行,庫存也一直處于低位;今年一季度我國硫磺進口253.5 萬噸,其中第二大供應國日本為33萬噸,但大地震后日本對我國的硫磺出口大幅減少,已引起部分地區硫磺供應緊張;北非、中東地區局勢依舊混亂,甚至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中東地區硫磺供應商對硫磺價格上漲態度強硬,稱即使中國減少硫磺進口,其他進口國強勁的需求增長也會給供應商帶來豐厚的利潤;最重要的是,目前化肥企業原料庫存并不是很充足,有報道稱硫磺庫存可能只夠使用到5月底前后。
綜合來看,雖然國內硫磺市場仍處在僵持期,但在較多利好因素支撐下,硫磺市場短期或有小幅調整,但無大幅下跌可能。后市關注點應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景氣度和我國淡季磷復肥出口上。前者影響著供應商和貿易商的心理,而后者則最終確定了六月份以后國內硫磺的市場需求。若磷酸銨出口政策放寬,硫磺需求得以釋放,仍將有一波上升行情;反之出口政策收緊,化肥廠家則會在生產成本和利潤之間精打細算,屆時硫磺市場的形勢將會更加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