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是“兩廣”試點
2011年的最后一個星期,國家發改委宣布在“兩廣”地區(廣東、廣西)試點天然氣改革,關于此次改革的來龍去脈和各項細節少見地在發改委網站上被悉數披露,天然氣價格改革正式破冰。
一位接近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的知情人士透露,廣東、廣西之所以被選為首批試點城市,與當地天然氣來源結構組成密切相關,在當前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下,均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
有分析師介紹說,目前廣東地區的天然氣主要由中海油負責供應,氣源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和卡塔爾的進口液化天然氣。按照中石油規劃,2012年廣東省將用上來自中石油 “西氣東輸二線”的進口管道天然氣,到2015年,該管道將向九豐集團、深圳燃氣、佛山管網、新奧東莞等17家用戶供氣。
相關數據顯示,廣東省LNG工業用氣價格在4元/立方米以上。李女士認為,未來進口中亞氣的抵達,將沖擊廣東LNG市場。
上述知情人士稱,在精挑細選后,這兩個城市才被列入首批試點的名單中,其中廣東地區進口天然氣占比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價格壓力明顯,廣西地區的天然氣大部分依靠將天然氣壓縮成液態后,通過汽車運輸,兩地都面臨同樣的成本壓力。
與此同時,執行新的“市場凈回值”方法定價后,(將天然氣的銷售價格與由市場競爭形成的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在此基礎上倒扣管道運輸費后回推確定天然氣各環節價格),并不會推高當地的天然氣價格。
按照“兩廣”試點方案,廣東、廣西天然氣最高門站價格分別為每千立方米2740元和2570元,僅高于目前廣東進口的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價格,大幅低于目前廣東其他氣源價格及廣西使用的國產液化天然氣價格。國家發改委認為,改革試點總體上不會推高兩省(區)天然氣價格水平。
“兩廣”地區成為天然氣價格改革的破冰之地,本輪試點并不會增加當地天然氣用戶的使用成本,改革壓力因此驟減。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兩廣”改革本身問題不大。“主要是想看看套路怎么設計。天然氣公司怎么跟政府談判,各種不同的消費者怎么定價。總得有個地方先試一下。”
新定價方法更先進
與2010年席卷多個城市的天然氣漲價聽證會相比,兩廣地區的試點影響范圍有限,改革阻力最小,但對行業發展卻意義深遠。分析人士稱,執行新的“市場凈回值”方法定價后,將更能夠反映市場供需情況。
一個業內普遍的共識是,“成本加成”最大的問題是作為行政定價為主的模式,很難反映市場供求的最有效價格水平。而“市場凈回值”法則是國際上比較市場化的定價方法。
“市場凈回值法是天然氣價格市場化和國際接軌的過程,有利于保持天然氣的價格優勢,鼓勵有效合理使用天然氣。”林伯強認為,這種方法也存在缺陷。不同的地理位置和需求情況會使不同氣源價格存在較大差異,而不同氣源的生產成本也可能存在很大差異,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生產商利潤。
“兩廣改革的難點在于如何減少天然氣價格改革對經濟的影響。”一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現在天然氣改革的最大受益方是上游的天然氣開采和銷售企業,因為價格改革將會逐步提高天然氣的出廠價,開采企業的盈利將會隨之上升。而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企業生產成本可能有所提升,經營壓力隨之增加。
“兩廣”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在天然氣價格改革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發改委稱,“兩廣”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取得經驗后向全國推廣。其他未實施新機制的省份,要通過分步調整天然氣價格,疏導價格矛盾,使天然氣價格水平逐步接近與可替代能源合理比價關系。
漲價壓力或影響推廣進程
各地天然氣來源的組成結構不同,“兩廣”模式推廣至其他城市,或將面臨較大的價格上漲壓力。
公開信息顯示,兩廣地區的天然氣主要來自于進口LNG、海氣和車載LNG,國產陸上和進口管道天然氣供應較少,整體價格與國際市場較為接近。與此同時,政府為了避免價格波動,也采取了多項措施,這將有助于保持天然氣價格的穩定。接受記者采訪的所有人士均認為,兩廣地區的天然氣價格改革短期內并不會對當地的天然氣價格帶來太大影響。
“但是,考慮到目前國內的天然氣價格在整體上低于國際市場價格,一旦天然氣價格改革擴大到全國,將會導致天然氣價格逐步上漲。”宛學智說。
地方發改委網站上的數據顯示,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天然氣價格要明顯高于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且在東部沿海地區的天然氣來源組成中,進口天然氣占比較大,這意味著一旦在全國全面推行 “市場凈回值”方法定價,一些天然氣的價格洼地將被填平。
不僅如此,在宛學智看來,天然氣價格改革推廣到全國后,天然氣來源多樣化的特點便會顯露出來,這將給天然氣價格的確定帶來一定的難題。“其對利益主體的利好影響大致集中于上游的天然氣開采和銷售企業,而利空影響則主要集中于下游的依賴天然氣的化工企業。”
本報記者從權威途徑處獲悉,目前執行的居民使用天然氣和工業用氣的兩種價格體系,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并不會改變,天然氣價格上漲的壓力并不會很快傳到居民身上。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副主任祝昉向本報記者指出,目前的天然氣價格與其他可替代能源(成品油、煤炭)的價格差距非常明顯,天然氣價格處于明顯低位,理順其價格,將有利于規范下游的用氣行為,促進天然氣市場更穩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