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有一只海燕在吶喊,“行情,你可長點心吧!”前面寫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行情》(上)、(續),中間穿插進來《風中有朵雨做的3.15》,兩會結束好些天了,應友人之請,只好不倫不類地繼續著(下)。
農業,乃國之根本,農業發展了,則百姓衣食富足,國家發展強勁。兩會結束后,我們知道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進程中,將更加重視農業現代化。政府將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多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加大惠農富農的政策力度,既要穩定農業生產,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還要繼續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加快農業科技進步。今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投入打算安排12287億元,比去年增加1868億元,如果這些強農惠農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基層,則是農民之福、三農之福、中華之福也!
兩會行情,源于中國肥市對兩會期間可能出臺的政策利好的心理預期,于是乎中國化肥市場響應了,如磷肥市場在兩會結束后,華中地區很多家大型一銨企業限制收款了,會前、會中一直接受的承兌匯票基本不再考慮了,即便現金收款,主流報價都上調了50元/噸左右。
3月20日,中國人民再次“喜迎”油價上調,汽柴油每噸提高600元,給出的理由是,去年進口石油已占我國石油消費量的56%,2月8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后,受伊朗核危機等因素影響,國際市場油價大幅攀升。為保證汽、柴油的供應,國家不得不相應地上調國內油價。“特別是當前國內春耕生產用油旺季即將來臨,中東局勢持續動蕩,及時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進一步理順價格關系,對保障國內市場供應和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老百姓暫且不管這些大道理,3月27日網上有消息告訴我們,去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這“三桶油”實現凈利潤3327億元,相當于每天凈賺9.11億元。我們同時了解到,汽油從2005年的4000元/噸,漲到目前的每噸超萬元,柴油從2005年的3900元/噸漲到目前的每噸超9000元,7年來翻一番還多,這些巨大利益不僅僅是“為了祖國喝茅臺”吧?!《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2011-2012)》指出:“為防止油價上升過快,對國民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國家會對一些行業實施財政補貼,這些財政補貼也補貼了‘中國制造’,相當于間接補貼了大量進口‘中國制造’的國家和這些國家的消費者。如果我國的貿易結構和貿易增長方式不進行實質轉變,這種現象就會持續存在。”我們的化肥行業出口,已被國家盯得很緊很緊,去年很“二”的二元素亦被扎緊,看來化肥行業難以享受到“油價上升過快的財政補貼”,相反交通物流運輸成本提高了。正如中農廣州公司的張勇經理聽悉油價再漲的第一反應就是“痛苦,原材料又漲價了”,一語中的的心聲表達,水路運輸價格漲了,公路運輸價格漲了,辦公成本也漲了……化肥、農藥這些農資產品的生產成本又漲了……但是我們農資人還是得跟全國人民一道“喜迎”油價上漲,內心十分贊同著名財經評論人葉檀所說,“此次油價上調雖不會對CPI產生直接的巨大沖擊,但因原材料成本上升,企業的日子會很難過。”看來,中國的化肥市場在兩會后幾乎沒有下調,相反有些上漲痕跡,不僅僅是因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行情”,還有人們切齒痛恨的油價上調。
兩會結束后,鉀肥大合同也塵埃落定,今年上半年BPC供應價與去年下半年合同價持平,到岸價470美元/噸,如期裝卸完畢返20元/噸,數量40萬噸(另加可選量10萬噸)。發運日期為4月1日到6月30日。另外,加拿大Canpotex公司宣布與中化達成新年度鉀肥供貨協議,價格到岸價470美元/噸,數量50萬噸(選擇量20萬噸),船期亦為2012年第二季度。這次與BPC談判期內,聽說外方報價一直在到岸價500美元/噸左右徘徊。感謝談判代表們一輪又一輪所追的行情,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談判代表們的“那些天,我們一起追的行情”,才有了現在的行情,這樣的結果市場反應是趨于正面的,也就沒有導致中國鉀肥市場的濁浪排空、陰風怒號。
今年春耕期間的化肥行情,算是長點心了,也才有了這再一再二再三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