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尿素產能矛盾受經濟危機影響集中爆發,當年價格大幅走低,6月高端價格2500元/噸降至12月1650元/噸,降幅高達34%。之后受產能過剩、需求下滑、貿易商心態低迷、出口平淡等因素影響,價格長期低位震蕩,圖下圖所示,2009年9月全國尿素出廠均價1500元/噸,華北主產區多數企業價格1500元/噸之內,市場蕭條。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僅個別月份出廠均價1800元/噸左右。從2010年10開始,中國尿素出廠價格開始震蕩上揚,2010年11月進入1900元/噸以上區間,至2011年5月漲至2000元/噸以上。
尿素產能供大于求、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背景之下,尿素價格卻節節攀升,部分業界人士疑惑不解。筆者認為其根源為尿素產量呈現相對過剩狀態,特定時期的影響因素導致尿素市場供需發生改變。
下圖中,2008-2011年尿素產能增速放緩,但隨后產能增速再度提升,西北地區大規模新增尿素裝置建設中,中國尿素產能繼續過剩的局面仍在繼續。以2008年為例,卓創資訊跟蹤數據顯示,2008年需求量為4500萬噸左右,當年產能過剩總量為1400萬噸,去除出口436萬噸,產能過剩900萬噸左右。2011年設計產能總量達6900萬噸,而全年需求僅5300萬噸左右,去除450萬噸(含小包裝、邊貿尿素)左右出口,產能過剩1000萬噸以上。2015年預計中國尿素設計產能將達8500萬噸,按照近年尿素需求增速計算,2015年需求總量最高或達6800-7000萬噸,根據近年出口平均數量計算,尿素產能過剩量仍將維持1000萬噸以上。中國尿素產能供大于求局面嚴峻。
2008年中國尿素總產能5900萬噸,較2007年增加400萬噸左右,實物產量5100萬噸左右,按照實物產量供需計算,加上出口,2008年中國尿素產能過剩僅200萬噸左右(不含去年社會結轉庫存量)。2008-2010年上半年,因經濟危機導致國內外工業需求不佳且出口有限,在農業需求增長緩慢的情況下,中國社會庫存量維持較高水平,這段時間價格長期低位震蕩,部分企業退出尿素行業。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節能減排導致尿素企業大規模停檢,同年出口703萬噸創歷史新高,2010年社會庫存被快速消化,而度過經濟危機后的國內外工農業需求持續增加,尿素供大于求局勢得到很大緩解。這為后續幾年價格高位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2011年底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社會庫存總量僅400余萬噸。
農業需求近年仍將維持穩中上漲趨勢,但隨著化肥對糧食作物增產效率的下降,農業需求前景不樂觀。工業需求增長潛力有限,三聚氰胺、氰尿酸行業供大于求,產能增長乏力。尿醛樹脂短期仍將延續其快速增長趨勢,這成為尿素下游中的重要支撐。2010年尿素去庫存化成功的影響正在消散,尿素供大于求的局面真實存在并延續,依靠短期意外因素而獲取的價格好轉非長久之計,行業內部整合、產業優化、開拓創新才能在愈加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立于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