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尿素
國內:需求旺盛供給緊張
需求旺盛,庫存偏低。國內需求放大是尿素上漲的重要原因。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升,對農產品[6.96-1.00%股吧研報]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目前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已經創出了歷史新高。農民耕種的積極性增強,將加大對化肥的需求。而從企業的庫存數據看,去年末企業庫存量同比有所下滑,在表觀消費量穩步增長的背景下有利于今年化肥行業的景氣度。
天然氣短缺加劇供給緊張,資源價格上漲抬升成本中樞。目前我國尿素企業以煤頭和氣頭為主。而我國氮肥行業受我國富煤、少油、缺氣的能源結構影響,主要以煤為主,占到總量的近70%,以天然氣為氮肥原料的企業產量占總產量的約30%。我國大部分氣頭尿素生產企業雖然計劃內化肥優惠用氣比例較高,但由于國內天然氣供應緊張,天然氣企業不愿意按照化肥優惠氣價保證供應,氣頭尿素企業同時要搭配購買部分高價的市場價天然氣。因此,氣頭尿素公司實際上真正獲得化肥用氣配額不是很大,他們要么被迫停產延長檢修時間、要么只能增加高價的工業用天然氣的用量。歷史上氣頭盈利能力最好的尿素企業云天化[0.000.00%股吧研報]由于缺氣今年一季度尿素開工率非常低,已經出現虧損了,由此可見我國氣頭尿素企業氣荒是極其嚴重的,這將進一步加劇我國尿素供需矛盾。
同時發改委在去年底進行了全國電價上調,除新疆以外,大多數省份每度電漲價幅度在3分錢左右。如果按生產每噸尿素需要1000度電計算,直接成本便要增加30元,成本中樞顯著抬升。
貿易商出口集港需求量大。由于今年尿素淡季出口關稅新政明確指出,7-10月份淡季尿素出口基準價為不含稅價格,在當前國際尿素價格一路高歌猛進的背景下,國內不少貿易商開始囤貨等待7月份的淡季出口到來。
自6月1日起,10千克小包裝尿素及二元復合肥將迎來為期4個月的低關稅出口期(關稅稅率7%),7月1日起,大宗尿素也將迎來4個月的低關稅出口期。一些企業將在5月先將尿素轉入港口,于6月以小包裝形式出口,7月起則實施批量出口。從而緩解用肥淡季時的化肥銷售壓力,支撐價格高位運行。我們預計2012年的尿素出口量有望達到1000萬噸以上。
國際:全球尿素供不應求助推尿素價格上漲
今年以來全球尿素市場總體供不應求,沒有足夠的產量滿足5~6月需求。美國供應短缺推動4月份尿素價格漲至新奧爾良港離岸價每短噸700美元以上。原油價格走高為生物乙醇開辟了市場,以玉米乙醇為主的新能源計劃間接導致了化肥需求的迅猛增長,根據美國07年12月底的新能源法,美國希望在2022年能夠生產360億加侖的可再生能源,其中包括150億加侖的玉米乙醇(原計劃2015年達到這個數目),這直接導致了07年的美國玉米乙醇產量飆升至85億加侖左右,約消耗了美國玉米產量的23.4%,而到了2011年這一數據已經達到144億加侖,約消耗了美國玉米產量的41.7%。燃料乙醇擴大了對玉米等能源作物的需求,推高了農產品的價格,進而擴大了對化肥的需求、拉高了化肥的價格。
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尿素進口國,其40%-50%左右的尿素是需要通過國際進口解決的,這直接導致了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尿素價格首先上漲,帶動了世界其他地區的尿素價格上漲。阿拉伯海地區尿素FOB價格已經由年初的390美元/噸上漲至510美元/噸,漲幅高達31%。
隨著亞洲和拉美市場6、7月尿素需求旺盛印度和巴基斯坦發起標購,同時泰國正值用肥高峰期,巴西和墨西哥需求量上升等,預計國際尿素價格將繼續上漲。目前5月船期小顆粒尿素成交價495-540美元/噸,成交價重心繼續上移。
國際主要尿素出口國裝置檢修。世界各尿素主產區的尿素出口量占產量比例不同。出口比率最高的是西亞和俄羅斯地區,其大部分尿素產品均用于出口,尿素出口量分別占其總產量的96%和82%。印度與美國是主要進口國,占全球貿易的近30%。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泰國、越南、墨西哥的進口需求明顯增長。今年來,俄羅斯、烏克蘭、埃及等地大量裝臵停車或檢修、供應量減少。獨聯體地區生產線停工,導致以往平均36萬噸/月的出口量現降至每月4萬~5萬噸待出口。由于受海灣地區危機影響,伊朗大幅降低了尿素的出口,甚至有可能退出國際尿素市場,其300萬噸/年的出口量也給國際價格帶來了重大影響。
國內外尿素價格2012年全年將維持高位
尿素價格上漲與能源價格上漲關系極為密切,國內天然氣價格上漲或者供給短缺導致國內氣頭尿素產能基本處于停工,國際油價上漲導致美國玉米乙醇消費量增加,玉米種植面積擴張,帶動了對尿素的需求。預計未來能源價格將很難大幅下滑,對尿素而言一方面是成本推動上漲,另一方面是需求拉動上漲。總之,能源價格強勢將最終傳導到尿素價格。
農產品價格上漲也將刺激農作物種植面積增大,對化肥的需求增加。農產品價格指數已創出歷史新高,農民種糧積極性顯著提升。而去年冬季企業的低庫存更是為尿素行業全年景氣度帶來了有力保證。因此我們判斷2012年國內外尿素價格將全年維持高位。
淡季出口價格不含稅:隱性下調關稅
財政部首次明確2012年淡季出口價格為不含稅價格
自2008年12月尿素出口“基準價”一說出現以來,雖然政府并未明確基準價是否含稅,但海關方面一直按含稅來執行。2011年3月份各方曾就“基準價”是否含稅進行過一次質疑,期間財政部也曾認定基準價應為不含稅的價格,但終因無明確文件出臺而沒有實現,海關方面也依舊按照含稅執行。12月16日財政部發布2012年出口關稅文件,文件中終于明確標示2012年尿素出口2100元的基準價為不含稅價格,至此關于基準價是否含稅的爭論終于塵埃落定,這也意味著2012年尿素淡季出口政策有所松動。
淡季出口盈利空間加大
國內尿素與國際價格相關性強于淡旺季節性影響。觀察近2年的尿素價格走勢可以發現,國內尿素價格受國內淡旺季季節性影響較小,反而受國際價格影響偏大,2010、2011年都是國內旺季時候尿素價格下跌、淡季時候尿素價格上漲;即使在國內處于旺季,出口關稅高達110%,尿素出口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國內尿素價格跟隨國際尿素價格走勢也是非常明顯的。我們分析,國內尿素價格反季節性走勢的原因可能與因普遍預期旺季而進行的淡儲導致庫存充足關系較大;而與國際尿素呈現強烈正相關的原因則可能與因普遍預期淡季而未進行“旺儲”導致庫存偏少關系較大。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國內淡季出口的尿素并未導致國際尿素價格下滑,而只是幾乎完全的國際尿素價格接受者,我們分析其原因可能與我國執行嚴格的淡季尿素出口關稅浮動稅率關系較大,一旦國際尿素價格因為中國尿素出口而下滑勢必抑制國內尿素企業出口的積極性(低于基準價出口無利可圖進而放棄出口),進而出口尿素量減少,國際尿素價格又恢復上漲。
關稅松動力度:“不含關稅出口價”>提高出口基準價200元/噸。2012年的關稅新政明示出口價格為不含關稅價格,這名義上看起來是相當于通過提高出口基準價而對出口有所松動,事實上,其實這不僅僅意味著尿素淡季出口關稅起調點提高了23.4美元(折算成人民幣約為147元),與2010年的出口基準價2300元/噸時候的關稅稅率相比,在國際尿素價格高企的時候這一是否含稅的出口價界定實際上比單純提高出口基準價對出口關稅的放松力度更大。
假設出口成交FOB500美元/噸,按照2100元/噸出口基準價含稅的情況下發到港口約為人民幣2245元/噸,除去中間運費、保險費用等出廠價約為2100-2200元/噸左右,而2100元/噸出口基準價不含稅的情況下發到港口約為2536元/噸,折出廠約為2400-2500元/噸左右,后者比前者大概要高出300元/噸。
假設出口成交FOB500美元/噸,按照2300元/噸出口基準價含稅的情況下發到港口約為人民幣2351元/噸,除去中間運費、保險費用等出廠價約為2200-2300元/噸左右,而2100元/噸出口基準價不含稅的情況下發到港口約為2536元/噸,折出廠約為2400-2500元/噸左右,后者也要比前者大概要高出200元/噸。
由此可見,在國際尿素價格高企的時候,財政部對于出口基準價是否含稅的界定比單純提高出口基準價對出口更為有利,可以預見的是2012年我國尿素出口的量可能會創出歷史新高,2012年的尿素淡季出口注定不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