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經濟逐步進入劉易斯拐點(勞動力由無限供給走向短缺),勞動力價格迅速上漲的形勢下,藥肥產品有利于進一步解放勞動力,提高勞動效率,促進植保現代化,符合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對于施肥和病蟲草害防治時期接近的農業勞動,種植業者可以通過使用藥肥產品,將施肥和病蟲草害防治兩次勞動整合為一次勞動,省工省力。
相對于國外,國內藥肥市場啟動較晚,市場存在的問題有很多。首先是行業政策法規的不完善、產品標簽和使用不規范、農民對植物營養認識的缺乏、銷售渠道的過窄、缺少龍頭企業以及登記劑型受限等諸多問題彰顯。本次研討會的參會專家就藥肥市場的諸多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很多促進藥肥行業發展的建設性意見。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藥政處副處長趙永輝指出,當前藥肥產品發展有提速的趨勢,有些企業呼吁管理方式要配合產品發展。他認為要加強管理、慎重開發、嚴格產品質量、確保效果和安全。加強對藥肥混劑的科學性、合理性及農業生產實際需求的審查,根據實際需要,對使用風險小、農業生產和農民確實需要的方可允許登記。主要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完善登記和標簽標示要求,嚴格限定藥肥混劑登記的農藥種類和使用范圍,防止出現藥肥混劑過多、過濫等不良傾向。
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衛國告訴記者,相對于國外的藥肥發展歷程,國內藥肥產業還處于初級階段,藥肥生產行業缺少行業標準,市場管理混亂,導致假貨、次貨橫行,對市場造成很大的沖擊,更是加劇了藥肥市場的混亂度。
廣東中迅農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超則建議,市場潛力巨大的藥肥市場,應借鑒國外成熟的藥肥市場經驗。首先要解決產品標識問題,盡快推出規范藥肥發展的相關產品法規,放開藥肥的登記劑型,嚴加管理藥肥市場,希望國家要大力支持和政策傾斜,協調農藥和肥料兩部門直接的對接事項等,這樣才能全面的規范藥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