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guang)緩(huan)控釋肥有難(nan)度,國家正在(zai)大力(li)支持,也(ye)應該(gai)大力(li)支持。但不(bu)能把緩(huan)控釋的概念用(yong)在(zai)所(suo)有肥料上,這一點同(tong)樣需(xu)要標準規范。
比如,磷酸二銨真的要緩釋嗎?其實在幾年前,有家企業嘗試通過添加其他物質使磷酸二銨緩釋化,以此來提高利用率、保護環境。筆者當時就質疑,緩釋主要針對氮肥、磷肥施到地里就(jiu)會被鈍化,怎(zen)么還要(yao)專門(men)添(tian)加東(dong)西達到緩(huan)釋效(xiao)果(guo)?
業內的(de)人都(dou)知道(dao),磷酸二銨產品(pin)標(biao)準中(zhong)對肥料中(zhong)水溶(rong)磷的(de)含量有(you)要求。磷酸二銨添(tian)加(jia)緩控釋材料之后,還能否符(fu)合國(guo)標(biao)對水溶(rong)磷的(de)要求要打(da)個問號。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確實將肥料緩控釋技術產業化作為當前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領域,但也不能所有化肥都要緩控釋化。有人在氯化銨中添加東西,氯化銨就變成了“第四代氮肥”,磷酸二銨添加點材料就成了緩控釋二銨、長效二銨。更有甚者,有的企業在硝基復合肥中添加點材料,制造緩控(kong)釋硝(xiao)基復(fu)合肥(fei)。這是要肥(fei)效快、還是要肥(fei)效慢?難(nan)道(dao)化肥(fei)行(xing)業不緩控(kong)釋化就會是死路一條了嗎?
筆者認為,何種化肥需要(yao)(yao)緩釋,肥效釋放要(yao)(yao)求有哪些(xie),什么情(qing)況下需要(yao)(yao)施用緩釋肥,都需要(yao)(yao)標準加以規(gui)范。當前,一些(xie)企業(ye)的化肥緩釋化工作有點偏離了(le)正確(que)的發展方向,尤其是有些(xie)企業(ye)的目的僅僅是尋找賣點、緊盯國家政策、尋找資(zi)金支持。這(zhe)樣的做法不(bu)正確(que)也(ye)不(bu)可取(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