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目前,已臨2013年的近秋季備肥時期,近日記者走訪江蘇,從市場上了解到,對于目前啟動緩慢的肥市走向,各方觀點略顯不同。
今年前8個月,氮、磷、鉀三種單質肥料的共同點是供應量過剩,需求低迷,庫存高筑。記者了解到,尿素產能過剩凸顯,價格持續走低;磷銨出口不順,6月起國內鋪貨就開始執行預付款30%,保底到10月底的優惠政策;鉀肥企業則延續去年先發貨、后結算的聯儲聯銷政策,甚至連進口鉀也加入這一聯儲聯銷的行列。從價格上看,以鉀肥為例,鹽湖60%氯化鉀到站價2200元(噸價,下同),而去年同期的報價為3120元,每噸下降近1000元。單質肥廠家多表示:“上半年生產成本增加,銷售價格卻一再退讓,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壓力很大。”
加工型企業較多的江蘇不少生產企業表示“要從變通中找利潤”。目前磷、鉀企業先鋪貨、后結算的營銷方式加上年初以來價格的走低,他們認為這其實就是機會。一個加工型企業的經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5月初鹽湖60%氯化鉀到站價2350元,當時市場的復合肥銷售以這一報價為基礎進行定價。而到7月底、8月初結算時,鉀肥已降至2200元,每噸原材料的價格差就有150元。“今年江蘇地區產的復合肥價格優勢較大,從原材料里省出的成本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其實今年江蘇的復合肥企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該經理對記者說。
往年到8月底,下游經銷商的貨率應在30%~50%。但是今年經銷商和基層用肥者以觀望為主,不到用肥期不采購。今年江浙一帶氣溫高、日照足,水稻預計比往年早成熟10天左右。“近期市場也開始陸續啟動,只是零售商的觀望情緒還很重,以往上百噸訂貨的,現在一次只訂20~30噸。但是目前基層的庫里基本都是空的,肥料需求還在,只是啟動期推后,市場更為理智了。”一個剛剛開過訂貨會的批發商這樣對記者說。另外,該批發商告訴記者,今年因為氣溫較高,貨物的發運和裝卸出現很大問題。“現在裝卸工人特別難找,雙倍工資都找不到人。倉庫溫度能達到50~60度,還要一袋袋背貨裝車碼貨,最近我那里已經有兩個工人都中暑了。現在都不著急備貨,等用肥期一到,扎堆訂購,就該著急了。”這位批發商有些無奈地說。
今年的肥料市場有人歡喜有人憂,秋季用肥日益臨近,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如何把握好這個銷售旺季,在提高自身產品競爭力的同時,還應該多關注市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