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從國際來看,全球經濟已經開始艱難復蘇,但基礎十分脆弱,甚至有二次衰退的可能,總體經濟面雖有改觀,但大宗商品價格仍不明朗。受其影響,國內化肥市場將呈現以下特征:供大于求難以根本改變。由于國際市場需求不旺,國內產能擴張未得到根本控制,明年國內化肥市場仍將過剩,化肥供大于求局面仍將延續。不過,隨著新一屆政府執政理念的深入,日益加大的集約、環保壓力已對供求關系形成一定變數。
化肥價格已處歷史低位。受全球經濟頹勢影響,前年以來化肥原料成本下跌,化肥價格一路下滑,至今已步入近年來歷史性低谷。目前看,多數化肥品種價格已低位企穩,意欲上揚,價格下行空間已非常有限。
化肥經營風險不減。根據價格走勢研判,預期明春剩貨、倒掛等結算風險較小,但其他風險因素卻在增加。一方面,隨著土地流轉加快,農業經營主體正由散、小、弱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一方面體量變大,話語權增強,訴求值提高;另一方面,農資經銷商頻繁變化更替、吐故納新,新的流通秩序正在洗牌重構中。這兩種因素的交集組合,加劇了市場的不穩定性,擴大了經營風險與營銷難度。
市場形勢充滿變數。明年正值馬年,有民諺“牛馬年,好種田”的說法,農戶心理預期好,有助于促進種田積極性。全省玉米種植面積已過億,水稻面積也在大幅增長,化肥需求穩中有增,結構生變,使明春的市場蘊含機會。但近年來極端氣候、自然災害頻繁,對農業生產十分不利。資料顯示,全球氣候進入“冷位相”,2013-2017多數年份將是拉尼娜年,氣候變冷,南旱北澇。今年東北就連逢低溫、春澇、洪水等災害影響,部分地區糧食大幅減產,這些都成為影響農業生產投入的重要變數。
政策面進一步向好。國家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強農惠農政策力度空前。中央1號文件鎖定科技興農,黑龍江被確定為全國現代農業改革示范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八屆三中全會剛剛落幕,“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經營方式創新”成為熱點,國家鼓勵承包經營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扶持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經營,向農業輸入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這些都為農資企業轉型升級帶來了全新機遇,尤其具備品牌、服務優勢的大型多元化龍頭企業可藉此贏得更為廣闊的舞臺。
二、全省市場預測
預計2014年黑龍江省農業用肥總量460萬噸,其中尿素140萬噸;磷酸二銨110萬噸;復混肥185萬噸;鉀肥及其他25萬噸。
12月初全省化肥實際到貨量(含上年庫存,下同)140萬噸,占全省化肥需求總量三分之一。黑龍江省供銷社倍豐集團各品種簽約總量已達150萬噸,已實際到貨64萬噸,其中尿素22萬噸;磷酸二銨16萬噸;復混肥16萬噸;鉀肥10萬噸。
由于供大于求嚴重,加之化肥原料成本大幅下跌,目前尚未下降到位,預計明年化肥價格將普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