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出口增加、國外尿素價格走高等原因,國內尿素價格開始出現了一波小幅度的反彈。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多地的尿素生產商均對尿素出廠價進行了上調,部分券商研報也認為市場氛圍出現了向好的跡象。與此同時,近期部分尿素行業龍頭股股價也呈現出穩定上漲的趨勢。不過,記者采訪發現,不少尿素上市企業對于尿素價格反彈的持續性仍然比較謹慎,普遍認為行業反轉的時機還需等待。
據生意社資料分析,近期尿素出口持續良好,加之停產、限產企業不斷增加,以及雨水小幅刺激農需市場,致使尿素價格上行趨勢較為明顯,大部分廠家報價在1500元~1530元/噸左右。這一報價,相比較上半年的出廠單價1300元,已經上漲了約200元/噸。
產品類型方面,大小顆粒出口價格不斷上升。小顆粒尿素在青島港、煙臺港的接貨價已到1550元~1560元/噸的價格,雖訂單量較少,但上行趨勢已經初現;大顆粒尿素貨源緊缺,價格仍有上升空間。
對于近期尿素價格反彈的原因,中銀國際化工行業分析師倪曉曼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周尿素價格環比反彈2.68%,原因一方面是前期尿素深跌之后的超跌反彈效應;另一方面是國際市場近期價格向好,國內價格跟漲。”
據了解,2013年尿素市場的平均出廠價格在2000元/噸左右,但今年以來受累于產能過剩和需求低迷,尿素價格一路低迷,即使在上半年的農耕旺季,出廠單價也一路下挫至1300元/噸的水平。隨著近期尿素價格的反彈及向好預期,部分以尿素為主業的化工龍頭股股價有了明顯的起色。華魯恒升7月至今的漲幅達到了17%,而魯西化工和滄州大化的漲幅已超過11%。
業內認為,在農業需求趨淡背景下,尿素價格仍穩中有升,淡季不淡特征較為明顯。主要原因一是出口支撐,上一輪印度招標130萬噸尿素中,近110萬噸來自中國,而第三輪招標有望于本月下旬開始,在國內行業協會抵制低價供貨和國際尿素價格走高刺激下,國內尿素價格支撐明顯;二是企業淡季集體檢修導致庫存減少也對價格形成支撐。
從長期看,化肥出口作為促進農業“走出去”的措施之一在關稅等政策上將更為寬松,有助于行業供需結構改善,最近多家券商建議可繼續關注魯西化工(000830)、滄州大化(600230)等尿素龍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