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nong)藥
10月28日,由中國農藥工業協會舉辦的第十四屆全國農藥交流會在上海開幕。針對當前行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會議呼吁企業通過技術、管理、機制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促進農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指出,在經濟發展降速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新形勢下,企業務必分析透市場需求和空間,處理好存量與增量的關系,在技術、管理、機制上謀求創新。
主題大會上,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會長孫叔寶分析了今年農藥行業的發展狀況:截止8月底,265家規模以上企業共生產農藥244.4萬噸,同比增長2%,營收總額1951億元、利潤132.5億元,增幅均超過預期。中國農藥在世界上的地位愈發重要,但大而不強、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加劇、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環保資源壓力較大等問題凸顯,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他還指出,以大規模生產過期專利農藥產品、產能過剩為基礎的粗放型發展將難以為繼,行業已經到了必須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激發增長動力的階段。
工信部張文明處長認為未來農藥行業的發展當以生產為導向,產品技術為核心,促進新農藥研發與創制,重點發展高效低毒農藥,推進生物農藥的發展。同時,他還希望協會進一步發揮行業紐帶作用,行業做好十三五發展規劃的前期工作,企業提高法律意識。他說,工信部將創新農藥產品監督機制,做好農資打假工作。
農藥管理新條例的制定為有希望的企業提供了進步空間,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所長隋鵬飛認為,中國農藥企業最缺的不是數量和質量,而是“智量”,由于企業不會智慧發展、協同發展,導致農藥產品同質化嚴重和惡性競爭。他建議通過開展信用評價體系建設,加快構建農藥管理技術壁壘,加快淘汰落后企業,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當天上午,會議還公布了2014年農藥創新貢獻獎獲獎名單、第二批HSE合規企業名單和2013年度中國農藥出口額30強名單,并為獲得相關榮譽的企業頒獎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