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飼料草塊易儲存和運輸,便于商品化。產品可直接飼喂而不需要再加工。市場包括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包括傳統牧區,各奶業企業基地,城市奶業和肉牛(羊)養殖基地。通過秸稈加工,將廢棄的秸稈利用起來,除了作商品銷售,還可帶動發展各地的牛、羊、鴕、鹿、鴕鳥等養殖業。這樣一條飼料草塊加工生產線可帶動一方的養殖業發展。國際市場以日本、韓國為主,需求量很大。提供設備(10-30萬元)和技術,年產1500-3000噸,成本150元/噸,回收價300元/噸,市售價350—600噸。 肉類、魚類價格一路上揚,養殖業變成了十分有利可圖的行業,今天作為糧食純進口的中國,人畜爭糧(飼料用糧)的矛盾必將激化,如何滿足人們生活對魚、肉、蛋、奶的需求,同時減少飼料用糧,降低生產成本,取得養殖業的最大效益秸稈畜牧業成為時代的亟需。 牛羊肉和牛奶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我們傳統的牧區新疆、內蒙古等地土壤沙化,已經逼迫我們不得不一再加大力度禁牧、退牧、休牧、還草還林,一方面十三億人需求擴大,另一方面畜牧業飼草短缺,傳統放養模式必須向圈養、集約化發展,秸稈壓塊飼料、生物秸稈蛋白飼料成為中國養殖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畜牧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美歐、日本、澳大利亞畜牧業發展莫不如是。他們的草轉化肉類的比例為:美國73%、澳大利亞94%、日本81%,我國不到9%。2006年日本從我國進口秸稈顆粒和壓塊約1000余萬噸,韓國700余萬噸。 今天我們舉國上下已到充分意識到秸稈過腹還田、糞便沼氣(發電)的重要性,一些地方已經掀起秸稈養殖的高潮,如河北省廣平縣,政府保護價收購秸稈壓塊350元/噸,秸稈生物降解喂豬,雞,鴨,魚,直接壓塊喂牛,羊,既降低了養殖成本,又提高了農民收入(秸稈也變錢),還有效地保護了環境(再也沒人燒秸稈了)。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及《科技日報》、《中國技術市場報》、《經濟日報》等媒體分別對此作了專題報道。 據調查統計,目前全國牛存欄量達1.4億頭、羊存欄量達2.7億頭。按20%圈養,年需顆粒等粗飼料1.6億噸。其中僅京、津、冀、蒙四個毗鄰省市自治區,牛存欄也達1000多萬頭,僅奶牛年需顆粒等粗飼料量就達300多萬噸;北京、天津兩市,奶牛缺草35萬噸;伊利、蒙牛等大型奶業集團年需122萬噸,主要從東北、華北等地區調入。這些都為顆粒飼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銷售空間。此外,國際市場對顆粒飼料需求量也很大,如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每年從我國和其他國家進口粗飼料達1300-1500萬噸,僅日本每年進口粗飼料500萬噸。由于秸稈顆粒飼料供不應求,產品價格不斷攀升,這些都給秸稈加工企業帶來了無限商機,在近十年或更長時間內不會發生市場飽和或滯銷現象。 顆粒飼料經高溫熟化、糊化后適口性好,深受養殖戶喜愛,人們形象地稱它為牛羊的“餅干”。牛羊采食率可達100%、消化吸收率可提高60%以上,奶牛產奶量提高10%以上,肉牛增重提高15%以上。生產顆粒飼料不失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都很好的“三好”項目,同時又是一個享受國家多項扶持政策(如免稅)的好項目。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考察我國秸稈開發利用做出的成績后給予了充分肯定,并作為解決“人畜爭糧”矛盾的戰略措施,向世界其它地區推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