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現有廢棄物資源化生產生物有機肥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國內所采用的基本工藝為發酵+復合肥的模式;發酵工藝多數為耗氧堆肥法。只是由于復合肥生產過程根據造粒形式的不同分為擠壓法和團粒法;在實際生產中均存在較大缺陷:主要表現在:一、擠壓法裝置普遍存在的問題;。擠壓式造粒方法主要存在: 1。處理能力小;單機功率消耗大;若原料粘性太強或水分太高不容易脫模。
 2。設備運行穩定性差;若原料中存硬性物料對造粒機影響很大,經常停機;模具磨損厲害;易損件消耗費用較大。造粒機開工率不足80%。
 3。對造粒原材料水分要求較高,一般成粒水分不超過15%;對原料必須進行烘干處理。
 4。成品為柱狀(或扁球狀)顆粒,單顆粒較重影響施肥均勻度;產品外形不適應機械化施肥;肥料對于旱地作物而言,釋放周期太長,影響吸收。
 團粒法裝置普遍存在的問題;
 1。返料量較大;對有機肥平均達到50%,影響加工成本。
 2。設備運行原料適應性差;若原料中有機物料含量對造粒機影響很大,當配方中有機質含量超過20%,返料量高達50%;同時若有機質離散性太強成型后顆粒強度差;包裝;儲存過程易粉化。同時若有機質離散性太差,粘度太強成粒過程嚴重結快;影響操作。
 3。對造粒原材料水分要求較高,一般成粒水分不超過15%;對原料必須進行烘干處理。并且要求原料有足夠細的粒度;當物料粒度小于60目;成粒較差。熔融噴漿法雖無水分要求,但容易堵塞噴嘴
 4。由于蒸汽消耗量約200-300KG/T產品,生產成本高;圓盤造粒雖成型不要蒸汽;但產量小,對物料水分;粘結性,粒度要求較嚴。
 四川雷鳴生物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固廢資源化研究20年;可利用廢渣有機復合肥技術是我公司的核心技術;該技術是在兩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產品作為支撐而形成的。
 1.半濕粉碎技術:對水份25-40%有機物料進行細粉碎,粉碎粒度達到造粒要求。也可根據用戶要求粉碎粒度在一定范圍內調整。對有機質中的玻璃、陶瓷、磚 瓦等硬性物料進行研磨粉碎,消除施肥安全性隱患。
 日本客商參觀半濕粉碎工作現場
 
 2、組合式濕法造粒技術:具有機肥、有機-無機復合肥、有機高水分、高粘度物料造粒的專用性;粒子為不規則球粒。合格成粒率高達85-90%以上(是普通團粒法生產工藝的1.5倍),適應多種不同配方,有機肥的抗壓強度高于園盤和轉鼓,大球率低于5%,顆粒大小均勻度可通過無級調速功能調整。適合不同物料配方20-50%的高水分物料直接造粒,節約原料干燥工序,大大降低制造成本。
 印尼(P。T。TANI。MAS SUBR)公司使用半濕粉碎—濕法造粒成套設備現場
 
 
 項目優勢:
 該技術是國內現有此類物料有機-無機復合肥生產工藝最高水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系統維護量小,顆粒外形好、強度適中、水化度好、半年不粉化.
 2.適應機械化施肥,顆粒均勻度高,肥效穩定
 3.返料量較小;平均達到5-10%加工本較低。
 4.設備運行原料適應性強;若原料中有機物料含量對造粒機影響不大,配方中有機質含量可超過50%,同時對有機質離散性太強或有機質離散性太差,粘度太強成粒過程好;不影響操作。
 
 5. 對造粒原材料水分要求不高,一般成粒水分對不同配方在20-50%之間調適;不對原料進行烘干處理。并且原料有的粒度要求小于0。5mm;只需對原料進行半濕粉碎即可成粒。
 6.可以減少愿材料烘干粉碎工序;生產成本高為現有常規配套的70%,節能效果顯著。
 7.設備生產過程;既無蒸汽消耗;又沒有擠壓法所需的大量易損件消耗;噸產品直接生產成本比常規工藝減少20%。
 
 
 
 雷鳴公司的宗旨:
 堅持不斷創新、產品持續改進;
 高技術、高品質、完整方案、完美服務。
 四川雷鳴生物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制造
 聯系電話:13909000332,0813-5806004,QQ:604707274
 郵箱:604707274@QQ.com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