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省小麥正處于灌漿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麥蚜、小麥條銹病等病蟲害發生程度重、蔓延速度快,對小麥生產構成嚴重威脅,搞好病蟲害監測及防控成為當前小麥生產的重要工作。對此,我廳高度重視,組織全省各級農業部門緊張有序地開展以“一噴三防”為重點的小麥病蟲害防控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目前,威脅我省小麥生產的主要病蟲害有:小麥條銹病、麥蚜和白粉病等。
(一)小麥條銹病。小麥條銹病是一種高空遠程氣傳的流行性重大病害,具有突發性強、蔓延速度快、監測難度大、危害損失重等特點,小麥染病后影響灌漿,使麥粒秕瘦,影響產量和品質。據史料記載,小麥條銹病在我省有多次大流行,其中較為嚴重的年份是1950年,全省2600多萬畝小麥因條銹病流行減產30%以上。2002年小麥條銹病在我省發生面積837.01萬畝。受黃淮海麥區小麥條銹病進入快速擴展蔓延期的影響,5月5日后,我省小麥條銹病擴展速度明顯加快,發生縣大多為臨近河南、山東的市縣。截止5月14日,已有邯鄲、邢臺、滄州、衡水、石家莊5個市的28個縣發現小麥條銹病,初步統計,全省發病面積達200萬畝左右。
(二)麥蚜(ya)。由于近期氣(qi)溫回升,麥蚜(ya)在田間發展速度較快,大部(bu)分已上到穗部(bu)為害。截(jie)止5月(yue)13日(ri),發生面(mian)積(ji)已達3200萬畝,占小麥種植面(mian)積(ji)的93.7%,與去(qu)年相當,平(ping)均百(bai)株(zhu)蚜(ya)量378頭(tou),百(bai)株(zhu)蚜(ya)量最高5600頭(tou)(武(wu)安市)。
(三)小麥白粉病。近期擴展較快,全省發生面積400多萬畝,平均病葉率3.2%,最高65%(吳橋縣),主要集中在中下部葉片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