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肥生產主要集中在亞洲、北美洲和歐洲等具有原料優勢的國家,其中氮肥主要集中在俄羅斯、中東、中國和中南美洲;磷肥主要集中在美國、中國、非洲和中東;鉀肥主要集(ji)中在加拿大、俄羅斯、以色列和約旦。由于糧(liang)食(shi)生產與消(xiao)費(fei)不均、氣(qi)候變化和土地荒漠化、人口增加以及人為破壞(huai)和戰亂等因素的影響,世界糧(liang)食(shi)需求增長(chang)仍將帶動化肥消(xiao)費(fei)的增長(chang)。
“十二五”以來,我國化肥總量保持持續增長,氮肥、磷肥產能產量及消費量已經穩居世界首位,自給有余;鉀肥自給率大幅提高。但隨著化肥行業產能的持續擴大,而糧食價格持續低迷等原因造成化肥需求不振,化肥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產能過剩,行業利潤偏低,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制約了行業發展。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2023年化肥行業前景發展預測及市場風險規避建議報告》顯示(shi),2016年(nian)我(wo)國農用(yong)氮、磷、鉀化肥(fei)產(chan)量為7004.9萬噸(折純),產(chan)量同比較少5.75%,主(zhu)要(yao)因為2015年(nian)化肥(fei)新增產(chan)能(neng)較多(duo),產(chan)量增幅較大,而(er)2016年(nian)化肥(fei)價格相對低迷,企業開(kai)工率下降。
2012-2016年我國農用氮磷鉀肥產量分析
復合肥成(cheng)重(zhong)要發展方向" src="//p1.pstatp.com/large/5e890001cbe907c2d3f4" inline="0" img_height="452" img_width="752">
數據來源:新思界產業(ye)研(yan)究中心整理
化肥行業與農業息息相關,隨著人們對農產品品質需求的提高,對環境資源問題的日益重視,傳統的要素增長模式難以為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加速,化肥行業的轉型升級也勢在必行。目前化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但復合肥需求持續增加,復合肥行業依然是國家重點支持行業,化肥的復合化率水平則是衡量一個國家化肥工業發展水平和農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近十年來(lai),我國復(fu)合肥(fei)(fei)施(shi)用量增(zeng)速(su)顯著高(gao)于(yu)氮肥(fei)(fei)、磷肥(fei)(fei)以及化(hua)(hua)肥(fei)(fei)總施(shi)用量的增(zeng)速(su),復(fu)合化(hua)(hua)率平(ping)穩(wen)提(ti)高(gao),表(biao)明隨著科學施(shi)肥(fei)(fei)、平(ping)衡施(shi)肥(fei)(fei)知識(shi)的推廣和普及,復(fu)合肥(fei)(fei)越(yue)來(lai)越(yue)得到農民的認同。
目前國內復合肥市場產量嚴重過剩,另外在建和擬建復合肥項目仍在上馬,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復合肥生產企業面臨嚴峻的考驗和挑戰。此外,隨著國內化肥市場的開放,外國大型化肥生產企業的進駐進一步加大了國內復合肥企業的生存壓力。傳統復合肥產能嚴重過剩,新型復合肥將成為復合肥行業調整發展的重要方向。
當前,我國果樹、花卉、蔬菜等經濟作物的比重不斷增加;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勞動力減少,人工成本不斷上升;土地流轉推進,耕地集中化、種植規模化擴大了對優質肥料的需求。未來以緩控釋肥、硝基復合肥、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肥料以及套餐肥等為代表的高效、環保新型肥料產品將獲得迅速發展,是復合肥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方向,將會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結構不斷改善,食物消費也日趨多樣化。新思界行業分析研究員表示,近年來我國經濟作物在農作物播種面積中的占比逐年提高。經濟作物對肥料數量和配比的要求普遍高于糧食作物,對復合肥的需求也高于單質肥。這種種植結構的調整將持續增加復合肥的市場需求。經濟作物播種面積提高將是一種長期趨勢,復合肥市場也將長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