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缺鉀,鉀資源緊缺,這是我國對鉀肥行業看好的固有(you)(you)印(yin)象,但現(xian)在這個行業正在面臨一(yi)些變化,那就(jiu)是消(xiao)費(fei)增加有(you)(you)了瓶(ping)頸,甚(shen)至有(you)(you)可能還會衰減,而供給則持續增加。從全(quan)球資源上看,鉀(jia)肥資源一(yi)點不(bu)稀缺(que),鉀(jia)肥供給寬松(song)的情況沒有(you)(you)絲(si)毫變化。
鉀肥需(xu)求遇瓶頸
中國鉀肥需求端已經達到一定瓶頸,主要原因是,土地面積沒有變化,土地種植結構沒有多大變化,土地產量也沒有多大變化,對肥料的需求自然變化不大。2017年我國化肥需求同比罕見下降,這其實就是一個轉折點。“現在農民種地,不是要多上肥料,許多人疑惑上了肥料怎么產量又增長不上去,上之前都要去測試一下,看看要上多少肥料合適。土壤由于多年過量施肥,造成肥害很厲害,測量之后科學施肥,也減少了施肥量。”中國鉀鹽工業行業協會會長、上海鉀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長魏成廣認為,“補鉀到了一定程度,就不需要再增加太多。”目前氮磷鉀這三大肥料,氮磷形勢一直不好,鉀肥下游重要的復合肥廠商日(ri)子也(ye)很難過,其實說明下游(you)需求有限。
從進(jin)口(kou)上看(kan),2011年(nian)(nian)(nian)進(jin)口(kou)640.2萬噸(dun)(dun),2012年(nian)(nian)(nian)進(jin)口(kou)634.2萬噸(dun)(dun),2013年(nian)(nian)(nian)進(jin)口(kou)603萬噸(dun)(dun),2014年(nian)(nian)(nian)進(jin)口(kou)803.1萬噸(dun)(dun),2015年(nian)(nian)(nian)進(jin)口(kou)達(da)到高點(dian),942.9萬噸(dun)(dun),此后(hou)開始下(xia)降,2017年(nian)(nian)(nian)為753.33萬噸(dun)(dun),去(qu)年(nian)(nian)(nian)為745.58萬噸(dun)(dun)。這就是需求(qiu)飽和(he)之后(hou)的(de)反應。當(dang)然進(jin)口(kou)減少的(de)原因,和(he)國(guo)內產能(neng)持續擴產有關,國(guo)內陸續有不少小鉀肥(fei)廠投入生產,雖然單個產量(liang)不多(duo),但整體加起來數目也很可觀。中國(guo)資本還到全世界尋(xun)找(zhao)鉀肥(fei)資源,在(zai)(zai)東南亞等國(guo)獲得突破(po)性進(jin)展(zhan),比(bi)如老撾萬象平(ping)原鉀鹽(yan)礦(kuang)床鉀鹽(yan)遠景儲量(liang)約(yue)167億(yi)噸(dun)(dun),目前在(zai)(zai)建產能(neng)已(yi)超百萬噸(dun)(dun),到2020年(nian)(nian)(nian),老撾鉀肥(fei)年(nian)(nian)(nian)產或將達(da)500萬噸(dun)(dun)。
鉀(jia)肥供需(xu)不均衡(heng)
“整體上看,鉀肥產量供大于求,鉀肥巨頭還在擴產,抵消了需求端的增長。”魏成廣表示。國際上最大的鉀肥生廠商Nutrien在2018年全年生產了1284萬噸氯化鉀,高于在2017年PotashCorp與Agrium合并前(qian)年產總量1222萬噸。
國際上,全球鉀肥供需格局存在嚴重不對稱現象,世界上消費鉀肥的國家超過150個,但超大型鉀鹽礦床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南美、中東和亞洲等,其中加拿大、俄羅斯、白羅斯、巴西四國探明儲量占世界總量的91%。鉀鹽資源高度集中,北美鉀肥銷售聯盟和白俄羅斯鉀肥聯盟兩大聯盟控制全球60%~70%的產能。長期以來,兩個聯盟通過各種方式,使得鉀肥價格控制在比較高的水平上,但2013年,白俄羅斯鉀肥聯盟破裂,之后全球鉀肥歷經三年大底,海外氯化鉀從2009年1000美元/噸(dun)下滑至2016年(nian)200美元/噸(dun)的低(di)點,如今緩(huan)慢上漲,也一直沒有恢復到(dao)以前的牛(niu)市。
鉀肥作為資源集中的大宗商品,卻一直沒有出現鐵礦石等產品那樣的小景氣周期,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投資者都好奇是否還有一個供應拐點,消費(fei)超過供給,從而(er)出(chu)現像2008年那樣的價(jia)格飆升(sheng)。
海外(wai)廠家掌握(wo)定價(jia)權
鉀肥的定價權掌握在海外廠家手中,有一套全球定價體系。鉀肥行業面臨的局面是,國際巨頭在增加產能占領市場,比如2013年(nian)白俄羅斯(si)鉀肥(fei)聯(lian)盟破裂,就是爭搶市場產(chan)(chan)生的矛盾(dun),其次是鉀肥(fei)資源零(ling)星發現(xian),這些資源也很(hen)容(rong)易開采出來,形(xing)成新增產(chan)(chan)能。
長期以來,國際巨頭(tou)支撐的(de)價格體系,也(ye)讓(rang)鉀(jia)肥行(xing)業擁有(you)較(jiao)大獲利(li)(li)空間,這(zhe)才吸(xi)引(yin)資本不斷涌入,比(bi)如*ST鹽(yan)湖2018年生產氯化鉀(jia)483.38萬噸,銷售468.8萬噸,毛利(li)(li)率(lv)71.94%,氯化鉀(jia)毛利(li)(li)潤53.6億元,藏格控股毛利(li)(li)率(lv)與之相當。“很多(duo)行(xing)業內人士總是(shi)宣傳國內鉀(jia)肥有(you)缺口,使用量過(guo)低,從而(er)希望抬(tai)高鉀(jia)肥價格,這(zhe)其實有(you)誤導(dao)之嫌,這(zhe)只是(shi)為了自(zi)己的(de)利(li)(li)益而(er)忽略了供(gong)需實際情況。”魏(wei)成廣表示。
魏成(cheng)廣(guang)估(gu)算,今(jin)年前五月我國進口鉀(jia)肥291.94萬噸,國內(nei)生產355萬噸,加上去年沒(mei)有用(yong)完(wan)的結轉部(bu)分,估(gu)計已可供應1000萬噸鉀(jia)肥,所以(yi)他認為即使(shi)不怎么(me)進口,鉀(jia)肥也沒(mei)有什么(me)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