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首頁 >> 信息中心 >> 種子市場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專家:良種多了,農民為啥不增收?
//chinaqfs.com 2004-11-2 0:10:41 瀏覽:

    隨著水稻育種技術進步和水稻種子產業化發展,我國生產應用的水稻品種數量年年增加。一個問題引起我們關注:良種多了,糧食畝產卻在下降,農民并沒有因為良種多了而增收。良種多了,農民為什么不增收?10月16日在世界糧食日召開的水稻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上,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朱德峰博士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說:“良種沒有良法的配套,是造成這種不正常現象的根本原因。”

  朱德峰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水稻生態生理和栽培。作為聯合國糧農組織水稻專家顧問,多次指導東南亞國家水稻生產。他說,近年來,我國水稻品種數量在增加。1995年我國生產應用的水稻品種(大于10萬畝)為329個,2002年為479個。全國生產應用的水稻品種數量每年增加21個,且品種更新加快。在水稻品種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我國水稻單產卻呈現下降趨勢。1995年我國水稻平均單產401.6公斤,1998年達424.4公斤,而2003年下降到404.0公斤,倒退到1995年的水平。1998年以來全國水稻平均單產年下降4.1公斤。1998年到2003年,我國水稻總產量年下降761.1萬噸,其中由于單產下降造成水稻總產下降占23.2%,使水稻總產量年下降176.6萬噸。

  水稻單產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良種良法不配套。良種沒有配套的良法,品種的生產潛力不能發揮。根據2002年我國南方稻區水稻品種區試單產和農民實際單產計算,南方稻區的早稻、中稻和晚稻品種平均單產分別比農民實際單產每公頃高2.28、1.83和1.98噸。表明如果實現良種良法配套,品種的產量潛力會得到發揮,南方稻區的早稻、中稻和晚稻平均可提高44.2%、25.7%和36.9%。調查表明,農民對水稻生產的肥料、農藥等生產資料的投人并沒有減少,但是由于技術不到位,肥料、農藥利用率低,造成水稻生產效益低。

  我國水稻產量的二次飛躍是良種良法配套的結果,良種良法配套也是我國自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水稻生產穩步發展的成功法寶。良種與良法的配套,我國水稻生產實現了從高稈到矮稈、從常規到雜交稻的兩大跨越,實現了糧食生產歷史性的突破。由于近年來科技投入取向的偏差,存在重品種輕栽培的現象,技術與品種不配套,使栽培技術無重大突破。缺少水稻品種的相應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和示范,農民不知如何選擇適宜的品種,也不知道新品種應如何種植,由于不同品種種植方法的差異,造成把老技術應用于新品種的現象普遍存在,使品種的產量潛力不能發揮。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國稻作生產和水稻產業的發展。

  朱德峰說,要解決良種多了,農民不增產增收的問題,關鍵是要扭轉重良種輕栽培的思路和科研經費投向。只有良種與良法配套,才能使良種大面積推廣,真正讓農民享受良種帶給他們的喜悅。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

相關信息
·明年農民該種啥 (2006-9-20)
·新形勢下中國種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2006-8-30)
·論中國種子企業的兼并與聯合 (2006-8-30)
·中國種子產業形勢和前景 (2006-8-30)
·我國農作物新品種選育與種子產業化 (2006-8-30)
·我國應打造民族種業“航母” (2006-8-30)
·蔬菜種子經營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006-8-30)
·農民對今秋麥種供應有“四盼” (2006-8-30)
·明年種子企業與行政部門“分家” (2006-8-30)
·安徽馬鞍山種子上漲 化肥下降 農藥持平 (2006-7-1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