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肖克通訊員劉久鋒)“過去我們用牛耕地,現在農村富裕了, 買了拖拉機來耕地,省事多了,在我們農村這就是先進生產力的體現。”一位普通農民的樸 實心里話,充分說明了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山區農機化的發展,走一條 持續、健康的山區農機化發展之路,是貴州省農機部門數十年來的執著追求。 近年來,貴州省農機化事業有了長足發展,至2003年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765萬千瓦。農 副產品加工基本實現機械化,農業運輸、提灌、植保等機械化作業程度也有很大提高。農業 機械的使用,已由過去單純替代人力、畜力,逐步轉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尤其是貴州省承擔的農業部農機化豐收計劃、科技興農,水稻生產機械化示范區建設,農業 節本增效示范區建設,油菜生產機械化示范區建設,農業節本增效工程技術推廣和糧食產地烘 干機械化示范等一系列項目,覆蓋了貴州省9個地州市,實施規模達數百萬畝,新增機具20多萬 臺(套),共創增收節支經濟效益數十億元。目前,貴州省農機服務組織達800多個,省地縣農機 管理機構98個,農機科研推廣機構93個,農機安全監理機構94個,農機中專學校6所,農機培訓 班87個,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870個,各類農機戶44.2萬戶。 到2010年貴州省農機總動力將達到1000萬千瓦,年度完成機耕面積1000萬畝,機械、半機 械脫粒量1000萬噸,培訓(xun)各(ge)類(lei)農機人(ren)(ren)員20萬人(ren)(ren)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