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1日舉行的2006年度石油和化工科技獎勵授獎大會上,175項石油和化工科技成果被授予技術發明和科技進步獎。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在科技創新含量最高的技術發明一等獎10個獲獎項目中,新型農藥創制項目就有3個,即新型殺蟲劑硫肟醚(HNPC-A9908)、呋喃蟲酰肼(JS118)和高效殺菌劑烯肟菌酯。這些重要成果表明,我國農藥的原始自主創新能力正在提高。
近十年來,我國農藥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曾開發出我國第一個真正實現工業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創制農藥新品種——殺菌劑“氟嗎啉”的沈陽化工研究院,完成的另一高效殺菌劑烯肟菌酯此次榮獲了技術發明一等獎。高效、廣譜新型殺菌劑烯肟菌酯是我國開發的第一個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極具市場競爭優勢,已申請了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外專利。目前,該項目已建成以鄰二甲苯為原料的100噸/年原藥和制劑裝置,累計銷售制劑180噸,挽回由霜霉病造成的經濟損失300億元以上。
硫肟醚是湖南化工研究院和國家農藥創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發的新型殺蟲劑,該藥可替代硫丹用于茶葉除蟲,目前已經進入試推廣階段。硫丹是我國茶葉產業推廣使用的20余種農藥之一,在全國廣泛使用。2005年8月1日,歐盟將進口茶葉中農藥硫丹的殘留限量從30毫克/千克調整為0.1毫克/千克。新標準實施后,大部分出口歐盟的茶葉硫丹殘留量都無法達標,中國茶葉進入歐盟因此全面受阻。硫肟醚實現工業化生產后,將為我國茶葉出口掃清障礙。
由江蘇省農藥研究所有限公司開發的新型創制殺蟲劑呋喃蟲酰肼是一種高效、低毒、環境友好的昆蟲生長調節劑,主要用于防治鱗翅目害蟲如甜菜夜蛾、小菜蛾的幼蟲等,其毒性很低,對人畜和天敵安全。目前該殺蟲劑市場推廣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據介紹,近幾年國家對農藥創制的持續支持使新化合物的合成和篩選能力迅速提高,我國目前已建立了相對完整的農藥創新體系,每年合成化合物2萬個、篩選化合物或菌株3萬個,年均兩個創制新品種取得臨時登記。
作者:李曉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