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化肥市場對外全面開放之際,我國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青海鹽湖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安平綏表示,鉀肥企業準備與“狼”共舞。 青海鉀肥在與進口鉀肥的競爭中,具有相對優勢。首先是穩定、均衡供貨的優勢。在進口鉀肥常常受海運中的不確定因素而無法按國內市場需求及時到港到岸時,青海鉀肥成了國內農業生產和許多復合肥企業最穩定的肥料、原料供貨商,因而使鹽湖集團等青海鉀肥生產企業形成了各自比較穩定的客戶群,甚至連多年來只經銷洋鉀肥的中化化肥,也在近兩年相繼參股鹽湖集團及其控股上市公司“鹽湖鉀肥”,成為其“二東家”,每年還包銷其幾十萬噸氯化鉀產品。與此同時,為克服青海鉀肥運輸距離長而給用戶發貨造成的不及時,鹽湖集團近幾年已陸續在全國各大區域市場建立、設立數十處產品倉儲、代儲點,以此實現運力充足及銷售淡季時將大量產品發運至各倉儲、代儲點,到銷售旺季或者運力趨緊時就近銷售發貨,做到均衡供應。 其次是客戶群優勢。國內鉀肥需求點主要在復合肥企業,故而形成了高、中、低端3個檔次的用戶群。而進口鉀肥價格偏高,主要作為大型復合肥企業等高端用戶,而大量中、小復合肥企業則因考慮成本問題而更傾向于使用國產鉀肥作原料。就鹽湖集團而言,目前既有可滿足精細化工所用的氧化鉀含量62%的超高端氯化鉀產品,也有大量滿足高端復合肥企業使用的氧化鉀含量60%~61%的高端產品,還有可滿足追求低成本的中、低端復合肥企業的氧化鉀含量59%的產品。此外,在進口鉀肥基本上都屬于粒狀產品,而國內還有相當粉狀產品市場容量的大環境下,鹽湖集團卻形成了以粒狀產品為主,粉狀產品補充的格局。 其三是價格優勢。在同養分的情況下,以前國產鉀與洋鉀肥之間一般有200元左右的差價。后來由于產品質量提高和生產規模的擴大,鹽湖集團產品與進口鉀肥之間的價格差逐漸縮小,但現在仍有50~100元的優勢。別看這個數不大,但鉀肥與其他普通化肥不一樣,用戶的用量比較大,總體算下來,用國產鉀肥比用進口鉀肥能給用戶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不僅如此,鹽湖集團還通過加強市場信息獲取力度,采取了跟蹤進口鉀價格、始終適度低于進口鉀的營銷策略,他們的生產工藝技術和產品質量已基本與進口鉀肥處于同一水平線。鹽湖集團公司目前還分別在山西、山東有兩個大比例參股復合肥企業,每年可定點消化集團產氯化鉀二三十萬噸。此外,鹽湖集團公司正在實施的大型鹽化工項目中還規劃有將鉀產業鏈做長的硝酸鉀、碳酸鉀項目,僅此每年可就地消化氯化鉀十幾萬噸。 有了這幾個優勢,再厲害的對手我們也不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