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氮肥行業享有盛譽的徐州水處理研究所,針對如何抓好氮肥企業實現全廠污水零排放的工作,提出了“先抓源頭后治末端”這樣一個新舉措。為此,記者采訪了江蘇省徐州水處理研究所所長黃華耀高工。 記者:前幾年你們針對氮肥全廠污水零排放提出了“有所治,有所不治,最終達到大治”的治污理念,今年為何又提出了“先抓源頭后治末端”這樣一個新舉措? 黃華耀:提出“有所治,有所不治,最終達到大治”,是氮肥企業全廠污水零排放的治污理念,而“先抓源頭后治末端”則是實現這一理念的具體措施。從提出理念至提出具體措施,這中間經歷了幾年時間,我們通過對十多家化肥廠全廠污水排放情況的深入了解和監測,現已開發出針對氮肥行業污水零排放的全套技術。 記者:為什么要強調“先抓源頭后治末端”? 黃華耀:氮肥企業是用水大戶,用水點多,水質變化大,如不先采取源頭治理,而是按目前實際排水量治末端,必然會造成排水總量大,濃度高。而水量、水質同投資和處理費用是成正比的,要想減少費用,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排水量。只有抓好源頭,才能減少排污及節省末端投資及處理費用。 記者:你們開發的全廠污水零排放全套技術有何特點和優勢? 黃華耀:氮肥企業要實現全廠污水零排放的全套技術包括“源頭”及“末端”。幾年前,我們推出“造氣污水零排放技術”,早已被行業認可,近年又推出全廠污水零排放技術,它包括了一般氮肥企業各種污水的處理技術。 如源頭部分包括尿素解析水處理回用技術;循環冷卻水濃縮減排技術;脫硫、含油污水凈化技術及脫鹽廢水達標外排技術等。通過處理、合并等手段,達到污水減量的目的,實現源頭污水的治理。 末端治理技術包括清污分治技術、除氨短程硝化技術及綜合治理含氨污水技術等。該技術可依據各廠實際情況,自由組合,不管待處理污水中COD、NH3-N含量高低,均可使外排水達標,一般比常規工藝省投資20%~30%,省處理費用20%~40%,工藝、設備、布局均有突破。切合實際的清污分流技術,節能降耗顯著的短程硝化技術及靈活穩定的綜合處理技術,在化肥行業的應用均屬先例。 記者:一般都認為治污無效益,你們是怎樣實現治污增效的? 黃華耀:我們的方案之所以能治污增效,一是減少了大量一次水用量,年可省幾十萬至幾百萬元;二是減少了污水外排量,節省末端治理費用及節省排污費;三是有些廢水代替了脫鹽水,節省了費用;四是循環水處理費用減少30%;五是節省再生脫鹽水酸、堿20%~25%。以上幾項治污增效措施,可使一般企業獲得百萬元以上的收益,大企業的收益還多。這僅是直接收益,還有間接收益,如因水質好,生產設備壽命長,停產少,節能等。 記者:請你舉幾個治污增效的例子。 黃華耀:河北懷安化肥廠是一家中小型化肥企業,以前全廠污水控制不好,排污水150m3/h,排污費交的多,外排水不合格,幾乎面臨停產。采用我們的治理方案后,該廠僅三個月即完成了包括脫硫、造氣污水凈化閉路、尿素解析液處理回用、脫鹽水廢水直接達標、循環水提濃減排、含油污水凈化回收等源頭治理項目,污水減排60%~70%,污染因子總量減排70%~80%,年省水近百萬噸,直接收益過百萬元。由于源頭治理使末端污水大量減少,濃度減低,使終端治理投資節省700余萬元,節省運行處理費用幾十萬元/年。 氨醇100萬(wan)噸/年規(gui)模的(de)山(shan)東德齊龍化工集團,氨醇60萬(wan)噸/年的(de)山(shan)東瑞星化工集團實施了源頭治(zhi)(zhi)理和末端治(zhi)(zhi)理項目后,污水(shui)排放量減少(shao)50%~60%,水(shui)重復利(li)用率>96%,基(ji)本實現(xian)“零排放”。年節水(shui)數百萬(wan)噸,創造(zao)價值幾百萬(wan)元,排污水(shui)水(shui)質達標,實現(xian)了治(zhi)(zhi)污又增效(xiao)的(de)雙贏效(xiao)應(ying)。
作者:張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