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冬小麥開始進入快速生長階段,暖冬降水少的氣候特點,加重了旺長、凍害、倒伏等減產隱患。如何控制小麥旺長,在近日召開的控制小麥旺長座談會上,中國農業大學的多位專家認為,當前把化控技術用于小麥控旺促壯、防倒抗災正逢時。
據中國農業大學化控專家李召虎教授介紹,去冬今春我國氣溫較常年偏高,導致小麥旺長嚴重。因旺長的小麥稈高莖弱,根冠失衡,抗寒能力較低,加上前期生長過旺消耗大量營養,如不及時控制管理,后期極易早衰。在這種情形下,一旦出現“倒春寒”麥苗易受凍害,后期遇風雨天氣,易倒伏減產。
李召虎介紹,控制小麥旺長的傳統措施主要用鎮壓、深耘斷根、限制肥水等方法,但耗時費工,控制期短。在目前我國防倒抗逆化控技術日益成熟的條件下,使用植物生長延緩劑的化控技術是較為經濟有效的手段。如使用20%甲多微乳劑等化控產品就可調節小麥莖葉生長,使小麥基部節間縮短粗壯,防止后期“莖倒”和后期根系早衰,提高小麥抗旱抗寒抗風的能力。他說,目前我國主要冬小麥產區均進入防旺促壯、防倒抗災的最佳時期,建議農民朋友盡快采用化控技術,避免出現大面積旺長倒伏情形的出現。
如何科學使用小麥化控技術?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段留生等專家認為,在選擇正規產品的基礎上,農民朋友在使用時注意選擇使用時間非常重要。段留生說,小麥化控產品使用的最佳時間是小麥返青到起身期,在今年我國大部分冬小麥沒有明顯的越冬期,葉片已有吸收功能的情況下,應盡早使用,并在無風或微風天氣噴施。他同時提醒,在小麥拔節中后期應慎重使用,以免影響抽穗。
據農業部統計表明,我國旺長冬小麥面積約4000萬畝,是歷史上旺長較為嚴重的一年; 此外,全國還有2800多萬畝冬小麥受旱,比去年同期增加1700多萬畝。如果出現強降溫等惡劣天氣,極易對旺長的小麥造成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