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在即,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的最新調查卻顯示,由于今年我省農資市場價格居高不下,面對生產成本的不斷增加,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受到沖擊。
國家2004年以來加大了對糧食生產的扶持力度,2006年我省又全部減免了農業稅,這使得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種子需求也隨之增加,供求關系的變化導致種子價格相應提高。調查資料顯示,小店區農大系列玉米種子價格2004年僅為4元/公斤,2005年突破6元,2006年達到8元,今年更是逼近10元。2007年年初,朔城區玉米種子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25.4%。此外,原平市、平定縣等地種子價格也比去年同期略有上漲。
受煤電油運總體偏緊、煤炭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加上中間環節較多,今年,我省化肥價格仍呈普漲態勢。以美國產磷酸二銨為例,2004年為每50公斤110元,2005年漲到130元,2006年漲到140元,目前已升至148元,呈連年上漲態勢。碳銨、尿素、硝酸磷肥的價格與去年相比也上漲5%―8%。特別是一些偏遠山村,由于運距長,中間環節多,化肥價格上漲幅度更大。此外,由于目前農膜的儲備量減少,價格也有所上漲。
面對價格持續上漲的農(nong)資(zi)產品,不少農(nong)民(min)感到憂慮,甚至產生以減少投(tou)入(ru)來降(jiang)(jiang)低成本的想法(fa)。調查建議,政府和有關部門應采(cai)取(qu)措施穩定農(nong)資(zi)價格,降(jiang)(jiang)低生產成本,以調動農(nong)民(min)的生產積(ji)極性,為(wei)今年農(nong)業增產、農(nong)民(min)增收創造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