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首頁 >> 信息中心 >> 化肥市場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科學發展觀引領施肥理性回歸
//chinaqfs.com 2007-7-27 15:41:19 信息來源:中華合作時報 瀏覽:

2006年,我國規模以上的化肥生產企業達1000多家,化肥總產量5304萬噸(折純),化肥消費量達到5100萬噸以上,其中農用化肥施用量占4800萬噸。目前,我國化肥總產量占全球產量的25%左右,其中氮肥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磷肥也首次超過美國,排名世界第一。化肥消費量占全球消費總量的30%。

  我國化肥施用強度大

  2005年,我國的施肥強度已達到383公斤/公頃,施肥強度躍居世界第4位,雖然僅為世界最高水平的41%,但卻達到了全球平均水平的3.3倍以上,遠遠超過發達國家為防止水土污染而設置的225公斤/公頃的安全標準。特別是我國福建、江蘇、上海、廣東施肥強度分別為818公斤/公頃、667公斤/公頃、642公斤/公頃、596公斤/公頃,都達到或接近世界最高水平。

  同時,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耕地面積占全球的9%,但施肥量卻占到全球總量的30%,堪稱施肥超級大國。

  超量施肥的后果嚴重

  過去幾十年,化肥在我國乃至全球農業增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資料表明,在提高作物單產的前提下,化肥對增產所起的作用占40%至60%,也就是說,我國用占世界9%的耕地,養活世界22%的人口,主要是依靠提高作物的單產,而施肥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幾十年來,在廣大農民中流傳著一句諺語:“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但現在,全世界都遇到了一個同樣的問題:化肥使用越來越多,糧食產量卻沒有相應增長。以美國為例,美國四十年來氮肥的施用量增加了13倍,而同期玉米作物吸收的氮元素只增加了3倍。從我國的情況來看,1984-1994年,化肥使用量增加了近一倍,但是糧食產量僅增長了9.1%。

  事實上,大多數發達國家在經歷了施肥高峰后,開始逐步減少對化肥的用量。德國、日本、美國、英國、法國施肥量高峰年分別在1979年、1979年、1981年、1986年、1989年,此后逐年減少,這些國家在2000年的施肥量分別占各自高峰年的52%、62%、86%、63%和68%。韓國人均耕地面積僅0.041公頃(我國為0.106公頃),2000年的施肥量比1997高峰年的肥料用量減少21%。日前韓國農林部再次宣布,將在2010年前減少50%的化肥用量。

  歐盟氮肥消費量最高峰在1986年,磷肥用量高峰在1973年,與歷史消費最高時期相比,目前其氮、磷、鉀肥的施用量已分別下降17.9%、45.9%、38.2%,但是歐盟在減少化肥用量后的1998年-2003年間,糧食產量仍然增加了5%。到2013年,歐盟將進一步使化肥用量下降5.1%、14.1%、11.8%。

  此前,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與國際水稻研究所共同在中國4省18村開展了一項水稻氮肥實地管理技術研究,其研究結果顯示,每公頃土地減少36%的氮肥使用量,產量不僅沒有減少,還略有增加。這說明當施肥強度達到一定量后,糧食的增產與施肥量的增加并非成正比關系,相反,施肥強度過高還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甚至產生嚴重后果。

  化肥利用率低下,造成嚴重浪費。我國是世界上化肥施用最多的國家之一,化肥利用率卻相當低下。目前我國的氮肥利用率為30%-35%,磷肥為10%-20%,鉀肥為35%-55%,而發達國家氮肥利用率則達到50%到60%,歐盟國家的氮肥利用率更是高達70%到80%。目前,我國自產自銷氮肥約3300多萬噸,如果氮肥利用率能夠從現在的30%提高到70%,我國一年就可以節省氮的折純量2000萬噸,折合尿素4000萬噸,同時,也相當于節省了6000萬噸標準煤的能源。

  養分結構不合理,造成營養失衡和浪費。受傳統施肥觀念的影響,我國農民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只注重施用氮肥,忽略磷、鉀和中、微量元素的投入,制約了農業生產再上一個臺階。隨著科學施肥的大力推廣,氮肥投入比例正在逐步趨于合理化,鉀肥和復混肥料品種所占的比例逐步上升,復混肥料所占的比例由19%左右上升到28%左右,日本、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復混肥料比重在70%以上,相比之下差距很大。2004年,我國氮磷鉀的比例為1:0.45:0.16,比例逐步趨于合理,但與發達國家氮磷鉀1:0.42:0.42的施用比例還有相當差距,特別是我國鉀肥的比例依然嚴重偏低,偏施化肥現象嚴重。而微量元素搭配更差,目前全國有51.5%的耕地缺鋅,46.9%的耕地缺硼,34.5%缺鉬,21.9%缺錳,6.9%缺銅,5%缺鐵。北方65%以上的土壤缺鉀,南方則是100%缺鉀。施肥結構不合理必然造成肥料利用率低下,進而造成浪費的現象。同時,不合理施肥造成了土壤養分嚴重失衡、土壤板結和酸化,耕地產出能力和抗災能力明顯下降。

  超量施肥造成環境污染嚴重。一是由于氮肥過量使用,超過土壤的保持能力時,未被植物吸收的部分,通過地表徑流、淋洗和蒸發,導致了一系列環境問題。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研究顯示,每年我國有123.5萬噸氮通過地表水徑流到江河湖泊,49.4萬噸進入地下水,299萬噸進入大氣。長江、黃河和珠江每年輸出的溶解態無機氮達到97.5萬噸,其中90%來自農業,而氮肥占了50%。根據《碧水藍天:展望21世紀的中國環境》報告估算,我國每年因水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330億人民幣,占我國GDP的0.44%。亞洲開發行也認為,我國農業面源污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占全國GDP的0.5%-1%。

  二是土壤環境受到嚴重破壞。由于過量使用化肥,一方面使土壤板結,地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土壤受到重金屬、無機鹽、有機物和病原體等物質的污染。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質在農作物中積累,并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發各種疾病,最終危害人體健康。土壤污染直接影響土壤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最終對生態安全構成威脅。目前全國有1/5的耕地受到重金屬污染,每年因此而減產糧食1000多萬噸。

  不合理施肥使農產品品質下降。盲目施肥、過量施肥不但增加農業生產成本、降低農作物產量,還影響農產品質量,釀成諸多“苦果”,同時也加劇了資源短缺和能源緊張的現狀。2004年,我國化肥生產消耗大約1億噸標準煤,占國家能源消耗比重的5%。我國每年消耗的高品位磷超過1億噸,而磷已經被我國國土資源部列入2010年后緊缺資源之列。此外,化肥生產還消耗了我國72%的硫資源。資源的大量浪費,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精準農業呼喚施肥理性回歸

  目前,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按需調配“三要素”和微肥,在施肥的空間位置上要求精準,在施肥的時間上要求適時、適量,按照作物生育階段的需肥規律進行“精準施肥”。隨著我國農民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以及可持續發展觀的不斷延續,我國農業生產更需要向科學施肥和精準農業方向更進一步。

  首先,我國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將引領農用化肥施肥強度實現理性回歸。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等一系列重要理論,特別是統籌發展觀和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和諧的宗旨,必將引導我國農業向科學化、可持續化、環境友好化方向快速發展,引領我國農用化肥施肥強度實現理性回歸。

  其次,化肥生產新技術的應用與推廣,為我國施肥強度實現理性回歸創造了條件。近年來,隨著農業科技的普及和生產技術的提高,大顆粒尿素、以聚天冬酰胺為添加劑的高效緩釋尿素以及復合肥等產品越來越受到廣大農民的青睞,產品比例逐年增多。科學施肥、測土施肥在廣大農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中國農科院也成立了測土施肥研究中心,2005年,國家開始撥專款支持各地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有關部門還加大對新型優質肥料的研究和投入力度,通過開發推廣高濃度專用復合肥、緩效肥、控效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就是通過土壤測試,及時掌握土壤肥力狀況,按不同莊稼的需肥特征和農業生產要求,對有機肥和無機肥、氮磷鉀肥、中微量元素等肥料適量配比,平衡施用,以提高肥料養分利用率,這是促進農業生產優質、高產和高效的一種科學施肥方法。

  農業部繼2005年投入2億元資金后,2006年又為1億農戶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服務,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覆蓋面積將達到6.8億畝。化肥生產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將大幅度減少化肥的投入,為我國農用化肥施肥強度實現理性回歸創造了條件。

  總之,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實,為我國科學施肥指明了方向,測土配方施肥乃至“精準農業”理念的推廣與普及,必將給我國農作物施肥帶來一場新的革命。不久的將來,我國農用化肥施肥強度必將實現理性回歸。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

相關信息
  ·化肥價格一周走勢分析預測 (2007-7-27)
  ·科學發展觀引領施肥理性回歸 (2007-7-27)
  ·復合肥價格繼續上揚 后市看好 (2007-7-27)
  ·化肥新技術——開辟肥料高效利用的新途徑 (2007-7-27)
  ·尿素新增能力須謹慎 (2007-7-27)
  ·開拓生物肥料市場必做工作 (2007-7-27)
  ·云南晉寧碳銨化肥緊缺,價格上漲 (2007-7-27)
  ·高額關稅使尿素前景變黯淡 (2007-7-27)
  ·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化肥市場概況 (2007-7-27)
  ·測土施肥項目是科學施肥的政策保障 (2007-7-2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