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首頁 >> 信息中心 >> 植保資訊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2007:植保行業幾家歡喜幾家愁?
//chinaqfs.com 2008-1-1 11:51:47 信息來源:南方農村報 瀏覽:

編者按:甲胺磷等5種高毒農藥禁用、農藥出口退稅下調、太湖藍藻事件風波、德慶貢柑暴發急性炭疽病、徐聞最大農藥詐騙案告破……這一年,廣東省乃至全國植保行業可謂大事頻頻。在此,我們歷數上一年發生的行業大事,希冀從中找出些許可以影響未來行業走向的蛛絲馬跡。
  
  事件一 高毒農藥禁用

  200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國內銷售和使用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硫胺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僅保留出口和應急所需的生產能力。至此,曾經統治殺蟲劑市場20多年,占農藥總使用量的1/4左右的高毒農藥退出了歷史舞臺,“甲胺磷時代”正式宣告結束。
  
  點評:

  高毒農藥禁用無疑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好事。一方面,農藥行業產品結構將得到更進一步的調整和優化;另一方面,屢屢發生的高毒農藥中毒事件和頻頻檢測出甲胺磷的農產品將會大幅減少。更重要的是禁用高毒農藥將極大地減小對環境的壓力。

  有人懷疑,高毒農藥禁用之后,會不會造成一些重大病蟲害的暴發而難以防治?答案是否定的。時至今日,由全國農技中心分別于2006、2007年推薦的用于高毒農藥替代的29個產品,32項配套使用技術,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替代產品完全可以彌補高毒農藥禁用后的空缺,其防治效果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行業人士來說,最關心的恐怕是高毒農藥禁用后哪種替代產品將繼其衣缽。從目前來看,毒死蜱、乙酰甲胺磷、阿維菌素類產品增速較快,被行業人士普遍看好。
  
  事件二 急性炭疽病暴發

  今年3月中上旬,在德慶等貢柑產區,一場流行性植物病害席卷了絕大多數果園。由于病發當初未引起果農的足夠重視,以致大范圍傳播開來之后幾乎失控,最終當地政府部門出馬,統一購買了世高、大生等一些高效藥劑進行統一防治之后,病情才逐漸控制下來,但也只是亡羊補牢。

  前往調查的廣東省植保站、廣東省農科院的專家將此病定性為急性炭疽病。據不完全統計,發病的貢柑園大約4000畝,其中嚴重者將近2000畝,這些果園將面臨嚴重失收甚至絕收,造成的損失將超過2000萬元。如今有果農反映,今年發病的貢柑樹,產量相比去年普遍減少過半。
  
  點評:

  德慶貢柑暴發急性炭疽病是天災也是人禍。

  說天災,是因為2006年10月份,當地下了冰雹,造成了貢柑較多的落果和裂果,這些果易感染炭疽病,導致病原菌的大量積累,留下了隱患。今年2-3月以來,又遭遇連綿陰雨天氣,樹體光合作用不足,營養供應不良,抵抗力嚴重下降。

  說人禍,是因為一方面貢柑發病之初,并沒有引起果農們的重視,許多人根據往年的防治經驗施用了常規藥劑,但見效甚微,而在大面積暴發后又“病急亂投醫”,不能做到對癥下藥,錯過了最佳防治期;另一方面當地農藥市場比較混亂,導致了“藥到用時方恨差”。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急性炭疽病暴發事件,足以給我們一些啟示:一是病害應以預防為主,因為一旦發生將很難治療;二是農藥市場混亂現狀令人堪憂,有關部門不應漠然視之;三是今年大暴發,明年亦有可能,和貢柑同科的沙糖桔也有潛在風險。
  
  事件三 突擊叫停吡蟲啉

  5月上旬以來,稻飛虱在華南一些稻區暴發,呈現出蟲源基數大、發生早等特點。為此,農業部下發《關于做好稻飛虱等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指出鑒于褐飛虱對吡蟲啉類農藥抗性已達高抗水平,為確保防效,必須堅決停止使用。

  《通知》甫出,便引來眾多生產企業的一致不滿,紛紛置疑這種行政命令式做法的合理性。農業部通知停用吡蟲啉,究竟是指導性建議還是指令性規定?在南方農村報記者采訪中,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植保植檢處相關負責人的回答是:“停用吡蟲啉”只是一個技術指導性建議,僅僅建議暫時停用而非禁用。這一解釋才逐漸平息了此次風波。

  點評:

  農業部專家從稻飛虱抗性治理的技術角度提出停用吡蟲啉,無疑持的是負責的態度,完全可以理解。但《通知》措詞似乎欠妥,給人的感覺像是行政命令,容易讓人產生誤解。

  在此次事件,有關主管部門顯得手忙腳亂,正如業內人士所言,如果主管部門平時能夠未雨綢繆,建立起相關應急預案,就不至于發生突發事件時方寸大亂。事實上,作物病蟲害的防治,做好預測預報和預防工作非常重要,如果這兩項措施有力,病蟲害其實也不可怕。但問題是,目前一些基層植保部門實力薄弱,測報工作難以做到位,病蟲發生初期難以得到及時監測,從而容易貽誤防治良機。
  
  事件四 太湖藍藻事件

  自5月29日起,太湖藍藻集中暴發,導致無錫部分地區自來水發臭,無法飲用。究其原因,是由于太湖附近大量化工企業的污水排放,導致水中含氮、磷量超高,產生富營養化的問題,藍藻也就借此瘋長起來。

  事件發生之后,有關政府部門下令關停、整頓了太湖流域包括200多家農藥生產企業在內的400多家化工企業,在此其中不乏有我國一些能夠直接影響市場供給的大型企業。這些企業的整頓以及環保措施的大力改善,將會影響農藥市場供需情況。
  
  點評:

  藍藻暴發,那些非法向太湖排污的企業無疑是罪魁禍首,固然要嚴懲,但同時,也要問責那些偏袒、縱容惡意排污行為的官員,唯其如此,才能使這些地方的領導痛下決心,鐵腕治污。

  此事件對整個農藥行業而言,影響也很大。一方面,給農藥企業敲響了須擔當社會責任、做好環保措施的警鐘;另一方面,關停、整頓那些環保措施不力的中小企業,給一些有實力、環保措施得力的大型企業提供較大的市場空間,有利于我國農藥企業做大做強。

  同時,不得不關注的是,對這200多家企業的整頓管理,勢必造成農藥市場產能的下降從而導致價格上漲,農民用藥成本將更高。
  
  事件五 出口退稅調整

  自2007年7月1日起,我國農藥制劑出口退稅率由原來的11%降為5%,原藥由原來的13%降為5%,基本包括了零售包裝和非零售包裝各種成藥,調整幅度之大、前所未有,農藥企業面臨洗牌。

  這次出口退稅率下調后,生產企業反應不一。規模較大的企業均持理解與支持態度,并積極采取措施應對。但規模較小的相當一部分企業則表示,此次出口退稅率下調,對利潤率本來就很低的低端產品以及依賴出口的中小企業將帶來較大沖擊,今后經營壓力很大。
  
  點評:

  出口退稅率下調,大型出口企業和小型出口企業都會增加成本。但從長遠來看無疑是好事情,一方面,企業出口量就會減少,國內市場的供應量將增加,勢必加劇本來產能已嚴重過剩農藥行業的市場競爭程度,最終淘汰實力較弱、環保措施不全的小型企業,從而增大優勢企業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客觀上起到了逼迫企業減少低附加值產品出口、研發高附加值產品、加快結構調整、尋找新利潤點的積極作用。農藥企業應在提高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等環節下功夫,培育自己的優勢名牌產品。

  從短期來看,出口退稅下調后,不少廠家將會把市場重點轉向國內,造成的國內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就目前來看,出口退稅下調并沒有引起行業較大震動,但其影響仍需重視。
  
  事件六 徐聞最大農資詐騙案

  2007年3月9日,徐聞公安在東莞抓獲了涉嫌詐騙廣州京博、海南博士威、廣西綠園、茂名綠銀等15家農藥生產廠家超過百萬元貨款的徐聞農資經銷商盧信華。目前盧信華已被公安機關依法拘捕。

  此案涉案金額之巨在縣級農資市場異常罕見,經南方農村報報道之后,立即引起了及徐聞乃至整個廣東農藥市場的震蕩,至今余波猶存。受此案影響,很多農資公司因虧空巨大而不得不進行經營班子調整。在徐聞進行農資經營的其他廠家負責人也相繼收到了總公司加強風險管理的“密函”,要求他們慎查經銷商實力,防止再度發生類似事件。

  點評:

  此事件的發生,足以給農藥生產、經營者敲響警鐘:賒銷隨時有風險。尤其對生產企業,賒銷造成流動資金難以為繼,而且,一大堆賒銷賬目給管理帶來難度,給企圖騙錢的客戶提供了有利機會。

  對消費者而言,雖享受賒銷帶來的短暫快感,但不得不承受因賒銷而釀成的價格虛高之重。據了解,許多零售商為抵消賒銷壓力,往往選擇抬價的方式來保證利潤空間,有的零售店甚至達到了100%-150%的暴利程度。

  賒銷猶如毒瘤,毒害的不僅僅是廠商,而是整個農藥行業。
  
  事件七 除草劑漲價風波

  今年春耕以來,以除草劑草甘膦為代表的除草劑市場價格普遍上漲,農民用藥成本大幅提高。據調查,目前草甘膦原藥市場價格達到了6萬元/噸,而且貨源非常緊張,供不應求,許多經銷商也是“望藥興嘆”。相比2006年全年2.8萬元/噸的草甘膦市場均價,當前價格翻了一番。

  造成當前除草劑市場價格暴漲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世界著名草甘膦生產商美國孟山都公司供應量今年沒有實質性增長;二是石油、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增加了生產成本;三是由于環保方面提高了準入門檻,國內許多中小企業不得不拿出上千萬的資金加強環保措施,從而增加生產成本。據預測,在未來幾年內,草甘膦需求增長保持14%左右。
  
  點評:

  除草劑市場價格高位運行,生產商受益,消費者受苦。由于近年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業勞力吃緊,許多農村對除草劑的需求日漸增大。同時,隨著東南亞各國農業的復蘇,對除草劑的需求量也是逐年攀升。

  如此以來,國內許多生產企業瞄準了國外大市場,對國內市場供應減少,致使國內市場供不應求,從而價格飆升。

  以除草劑為代表的農藥價格的高位運行,和肥價居高不下,無疑給農民種糧熱情潑了一盆涼水!
  
  事件八 農業部“六記重拳”

  目前農藥登記管理中主要存在著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產品數量多;“一藥多名”;標簽管理不規范。為解決上述問題,農業部于12月8日頒布了《關于修訂〈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決定》、《農藥登記資料規定》、《農藥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3個農業部令,發布了農藥名稱登記核準管理的公告;12月12日,農業部與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于規范農藥名稱命名和農藥產品有效成分含量兩個公告。

  這六項新規定主要涉及到2008年取消農藥商品名,一律使用通用名稱或簡化通用名稱;縮短臨時登記有效期限;提高農藥登記門檻,提高了臨時登記在農藥殘留方面的要求;規范農藥產品的有效成分含量等內容。
  
  點評:

  農業部接連出臺6項新規定,預示著農業部下決心要向當前混亂的農藥市場開刀,意義重大。新規定將利于規范農藥企業行為,維護農藥市場秩序;有利于保護農民和農產品消費者權益,促進農藥行業發展;同時,新規將提高農藥產品質量,保障農產品、人畜和環境安全。

  尤其取消農藥商品名,使用通用名稱或簡化通用名稱后,農藥產品名稱可由目前的1.6萬個減少到1700個,農藥登記的數量也將明顯減少,“一藥多名”、產品數量多等問題將得到解決。對農民而言,更容易了解產品的真實特性,從而避免重復用藥、盲目用藥。這對提高農產品質量、保護生態環境和確保人身健康都將產生積極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然而,往往是新規出臺容易,執行難,如何將初衷良好的新規具體落實,仍然讓不少業內人士擔憂。近年來農藥市場之所以混亂,與相關法規不健全,給一些不法廠商提供了投機機會之外,也與一些基層主管部門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力不無關系。

  新規出臺,更需執行到位,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

相關信息
  ·上海市冬春季蔬菜育苗要點 (2008-1-2)
  ·江蘇部分地區小麥冬前苗情及越冬期田管意見 (2008-1-2)
  ·2007:植保行業幾家歡喜幾家愁? (2008-1-1)
  ·農業害蟲的冬季防治 (2007-12-28)
  ·我國遇10年罕見干旱 31個省份均有旱情 (2007-12-24)
  ·今冬明春要重視小麥銹病防治 (2007-12-21)
  ·2008年水稻重大病蟲繼續呈重發態勢 (2007-12-19)
  ·鄭州市發現雙生病毒引起的番茄病毒病 (2007-12-19)
  ·山東省鄒城市麥田冬前雜草發生與防治情報 (2007-12-19)
  ·農業害蟲的冬季防治 (2007-12-19)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