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農資價格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較快增長態勢,進一步增加了農業投入,影響了種養殖戶的收入增加。記者從市統計部門了解到,1-2月,全市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比上年同期增長13.7%,當月價格指數上漲14.2%。
具體來看,化肥價格指數上漲36.3%,其中鉀肥和復合肥料價格均達到3400元/噸,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7.4%和57.8%;飼料價格指數上漲19.6%,其中豆粕價格4元/公斤,增長48.2%;豬用配合飼料2.1元/公斤,增長19.3%;農藥價格指數上漲12%,其中草甘磷價格上漲44.8%。
分析當前我市農資價格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原因,一是石油等農資上游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帶動了農資生產企業成本的大幅增加,導致農資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二是去冬今春我市小麥、油菜、果用瓜、蠶豌豆等農作物播種面積較上年均有一定的增長幅度,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對農資的需求進一步擴大。三是柴油價格上漲、運力緊張及整治超載等因素使農資產品運輸成本大幅上升,也推動了農資銷售價格的上升。另外,國際化肥價格持續走高、企業環保成本投入增大也是推動農資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農資價格的過快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項優惠政策給農民帶來的實惠。因此,如何做好農資價格調控和必需物資的調配供應工作顯得十分重要。市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緩解這現象,一方面要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查處制假售假、摻假使假等違法行為,維護正常的生產、流通秩序,加強對農資價格的監測,防止各類非正常漲價行為發生,切實維護農民正當權益;另一方面,要做好春耕及全年總體需求預測,積極組織調配,采取多方措施,切實做好化肥、農藥等農資保障工作。同時,還要做好對農民的指導工作,推廣科學施肥、施藥,特別是要加強對優質種子、化肥和農藥的宣傳,引導農民購買優質高效農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