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接到南方某省經銷商電話,稱目前當地肥料市場上充斥著很多標稱'硫酸鉀鎂肥'的假冒偽劣產品,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侵害了消費者利益,也損害了正規硫酸鉀鎂肥產品的形象。記者隨即展開調查。
在經銷商提供的產品圖片上記者看到,分別標稱美國××公司和俄羅斯××公司生產的兩種'硫酸鉀鎂肥'有著相同的企業標準號和免費服務電話;另一種產品標稱'執行國標GB/T20937-200',并醒目地標明'歐洲專利×××××'字樣。據記者了解,去年9月開始實施的《硫酸鉀鎂肥》推薦性國家標準編號為'GB/T20937-2007',一字之差耐人尋味。
記者撥打前兩種包裝袋上的免費服務電話,語音提示該號碼為山東某肥料企業所有,但無人接聽。經多方努力,記者聯系到該公司高姓經理,據其介紹,美國××公司為該公司注冊成立,他們采用硫酸鉀和氧化鎂摻混的方式生產'硫酸鉀鎂肥',俄羅斯××公司的產品也是該公司代工生產。
高經理介紹,目前市場上的硫酸鉀鎂肥,主要生產路線有天然提取法和摻混法兩種。前一種主要由國內最大的硫酸鉀鎂肥生產企業青海中信國安采用,并在去年編制推行了相關國家標準;采用后一種方法的企業除了他們公司以外還有很多,無國家標準,一般根據各企業標準生產,而采用國外公司名稱和產品名稱十分常見。
據記者了解,《硫酸鉀鎂肥》推薦性國家標準從2007年9月開始實施。此標準明確指出,'用硫酸鉀和鎂化合物摻混而成的產品不應標注硫酸鉀鎂肥'。
記者隨后采訪了《硫酸鉀鎂肥》國家標準起草單位之一的青海中信國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據其介紹,從2003年開始,青海中信國安聯合中國農科院土肥所等20多家科研單位,在不同地區的50多種作物上實施了硫酸鉀鎂肥田間試驗,并于2006年聯合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推廣示范工作。
該負責人表示,在青海中信國安的大力推廣和宣傳之下,硫酸鉀鎂肥這一新型肥料從不為人熟知逐步被經銷商和農民接受,國安牌硫酸鉀鎂肥銷量快速增長。從前年開始,他們與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聯合起草了首部硫酸鉀鎂肥國家標準,并于去年頒布實施,這標志著青海中信國安在硫酸鉀鎂肥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一位參與了硫酸鉀鎂肥國標制定的專家介紹,近年來在青海中信國安為主的大力推動下,中國硫酸鉀鎂肥市場快速發展,很多中小肥料企業紛紛開始生產硫酸鉀鎂類肥。這些企業多以摻混方法生產,質量參差不齊,產品有效成分含量不足、雜質成分復雜等現象較為嚴重。特別是采用摻混法生產的肥料中含有的鎂成分是否能被作物有效吸收目前存在著不小的疑問。硫酸鉀鎂肥國家標準的出臺對中國硫酸鉀鎂肥產業發展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他隨后表示,因為當前實行的《硫酸鉀鎂肥》國家標準為推薦性標準,對眾多采用摻混法生產的硫酸鉀鎂肥企業并未實行有效約束,這導致了硫酸鉀鎂肥市場出現魚龍混雜的局面并未得到有效治理。青海中信國安方面則表示,不規范產品除對市場產生短期沖擊,更為嚴重的是傷害硫酸鉀鎂肥的整體形象,為這一優秀肥料品種的未來發展帶來負面效應,這是他們最為擔心的。因此他們希望相關部門一方面加大監管力度,打擊市場上的個別不良產品,另一方面更應當重視摻混類鉀鎂肥產品標準缺位帶來的嚴重后果,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從根本上堵住這個漏洞,例如推出強制性的相關國家標準。
對當下的肥料消費者,專家建議,因為問題的解決需要一個過程,因此當前在選購硫酸鉀鎂肥產品時要提高辨別能力,購買按照國家標準生產的產品是規避當前產品質量風險、避免利益受損的理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