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依靠常規化肥數量上的增加來滿足農業發展的需求,必將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因此對現有化肥生產應用技術與品種進行更新換代就顯得尤為迫切。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農業資源環境研究所副所長賈樹龍最近提出:化肥發展趨勢應是濃縮化、專用化、緩效/長效化。這一觀點在化肥行業引起了較大反響。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這位專家。
記者:'三化'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賈樹龍:'三化'是指生產和使用的化肥養分含量應逐漸提高;不同作物應由施用通用肥變為施用營養配比不同的專用化肥;化肥養分應由速效變為緩效,養分的緩慢釋放可以滿足作物全生長期的需要。
記者:提到濃縮化,目前高含量復合肥獨占市場鰲頭,是不是有效成分含量越高越好?
賈樹龍:總的來說,化肥濃縮化有利于降低運輸和使用成本,便于施肥操作,因此有利于節能減排。高含量的復合肥也比低含量的復合肥具有更多的優越性,副成分較少、性質較穩定。但對于不同作物和土壤,并非養分總含量高就是好化肥,更重要的是各種養分之間比例要適當,否則會造成某些養分的嚴重浪費。
濃縮化并不是要求各元素含量同步提高,而是根據作物的生長需求和土壤養分的不同,按照一定的比例來提高養分含量。
記者:在目前復合肥盛行的情況下,為什么說專用肥將成為發展趨勢?
賈樹龍:復合肥的養分比例一般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種類、數量和比例是不一樣的,因此要想達到合理施肥,還必須配用一定量的單質肥料,以調節養分比例。這樣使用起來不是很方便,也不太好掌握。而專用肥料是根據不同作物對養分的需求規律以及不同區域的土壤特點配制的,農民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營養平衡,減少浪費,正越來越受到市場的歡迎。因此,適合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的各種專用肥料將成為未來化肥的發展趨勢。
國家提倡的測土配方施肥與專用肥并不矛盾。除了根據不同作物的生長需要生產專用肥外,各種地域專用肥也是在測土配方的基礎上出來的。因此這種區域性的專用配方肥更加適合不同地域的土壤特點。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各種作物專用肥、地域專用肥會受到農民的歡迎,并將得到大面積推廣。
記者:發展緩控釋肥、長效化肥有何意義?
賈樹龍:無論對于廠家、經銷商還是使用者農民,發展緩效/長效肥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首先,它可以減少施肥環節,隨種子一次性施入,不用追肥,既便于機械化操作,又符合目前農村勞動力狀況。其次,它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施用緩效/長效肥氮元素的利用率能夠從目前的30%~40%提高到50%~60%。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減少肥料的揮發損失和流失,由此可以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氣的污染,是一種環境友好型肥料,更能適應節能減排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