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省西部齊齊哈爾、大慶、黑河及綏化的部分縣(市)蝗蟲密度快速增加,訥河等地已有高密度蝗蝻進入農田,造成嚴重危害。主要發生種類為稻蝗、寬翅曲背蝗、大墊尖翅蝗等優勢種類。目前初步統計全省蝗蟲草荒地塊發生面積為518.3萬畝,有221.3萬畝農田受到威脅。蝗蟲發生主要原因和特點:一是存活率較高。盡管越冬基數接近常年,但受暖冬影響,蝗蟲冬后存活率較高,達97%,為歷年較高年份。二是孵化期早于常年。杜蒙、林甸、肇源、肇州、泰來、富裕、訥河、肇東、安達、北安、孫吳等地調查,早生型蝗蝻5月中旬陸續出土孵化,晚生型蝗蝻6月中旬開始孵化,孵化期早于常年7-10天左右。三是蟲口密度高。據各地監測調查,西部常年干旱區平均密度每平方米30-50頭,最高達100-200頭,高于常年。訥河市孔國鄉7月30-31日調查,局部草場上雜草已被吃光,遷入周邊玉米、大豆田,最高密度上萬頭,已有個別玉米地塊一夜間吃成光桿,大豆下部葉片被吃光。北部的孫吳縣茅蘭河兩岸高密度蝗蝻平均平方米200-300頭,最高達到1000頭以上。目前該省蝗蟲大多已進入成蟲暴食期,大部分仍集中在草原、農牧交錯區的荒地及稻田池梗、田邊危害,尚未大量進入農田。但隨著8月份進入雨季,加之草原進入打草期,草原漲水,食物斷絕將促使蝗蟲進入農田危害。目前部分蝗蟲密度較高的縣(市)已組織農戶,采取農田和草場噴藥或打隔離藥帶等措施開展防治,防治面積已達210.5萬畝。但由于目前大量蝗蟲尚未大量遷入農田危害,后續防治任務將會更重。蝗蟲發生地又多為貧困地區,地方財政拮據,無法給予草灘地等公共地帶蝗蟲的防治以更多的支持。急需支持幫助,以確保及時控制今年蝗蟲危害。
此外,據監測,7月29日-30日有大量草地螟成蟲遷入黑龍江省西北部的齊齊哈爾、大慶、大興安嶺及黑河南部地區,并波及綏化大部、哈爾濱西南部。目前遷入該省的為一代草地螟成蟲,主要集中在草荒較重的瓜類等經濟作物農田、林地及農草交界等蜜源植物較多的草荒地塊。據統計,截止8月1日初步統計,成蟲發生面積約2563.1萬畝,其中,農田1185.9萬畝,荒地、林地1377.2萬畝,百步蛾量達千頭以上面積達714.5萬畝。主要發生特點:一是成蟲遷入期集中,且蛾量較大。燈下誘測:7月30日,肇州單燈誘蛾2258頭,北林誘蛾4000頭,尚志115000頭,訥河3臺誘蛾燈均在萬頭以上。田間普查:克山河南鄉二河村30-40畝水蘿卜地百步蛾量達萬頭以上;依安、拜泉、訥河、嫩江、北安、五大連池、大興安嶺、肇源、海倫、綏棱等地平均百步蛾量達500-1000頭,最高達2000-4000頭,富裕、龍江、甘南、克東、泰來、肇州、林甸、杜蒙、孫吳、遜克、蘿北、安達、北林、肇東及哈市郊區、五常、尚志、延壽平均百步蛾量200-500頭。總體看,一代草地螟成蟲遷入集中,且是遷入蛾量最大的一年。二是波及區域范圍較廣,田間見蛾普遍。今年一代成蟲遷入范圍幾乎覆蓋該省中西部和北部大興安嶺及黑河市的所有市縣,范圍明顯大于常年,且田間見蛾較為普遍。三是成蟲發育好,抱卵量大。7月31-8月1日各地解剖雌蛾,卵巢發育好,抱卵量大,抱卵級別1級占60-70%,2-3級占30-40%,雌雄比例約為3:1。
鑒于(yu)目(mu)(mu)前(qian)黑龍(long)江(jiang)省(sheng)農作(zuo)物已進入(ru)生長(chang)中后期(qi),植株繁茂,較(jiao)抗(kang)蟲(chong)(chong)咬,但(dan)由于(yu)一代草(cao)地螟成蟲(chong)(chong)遷入(ru)蛾量(liang)較(jiao)大,成蟲(chong)(chong)發育(yu)較(jiao)好,后期(qi)仍有(you)繼續遷入(ru)的可能(neng)。為此,局部落(luo)卵(luan)量(liang)大的草(cao)地螟喜食作(zuo)物地塊,二代幼(you)蟲(chong)(chong)有(you)造(zao)成較(jiao)重危(wei)(wei)害的可能(neng),將主要(yao)危(wei)(wei)害苜蓿、甜(tian)菜、大豆、瓜菜類(lei)、馬鈴(ling)薯、中藥材等經濟作(zuo)物,幼(you)蟲(chong)(chong)危(wei)(wei)害時(shi)期(qi)(防治適期(qi))約在8月12-15日。目(mu)(mu)前(qian)有(you)關部門正(zheng)密切(qie)監測(ce)草(cao)地螟遷入(ru)遷出(chu)動態(tai)和成蟲(chong)(chong)發育(yu)產卵(luan)情況,植保(bao)技術人員(yuan)正(zheng)深(shen)入(ru)田間,開展全(quan)面細致的田間蟲(chong)(chong)量(liang)普查(cha),同時(shi),重點地區已開始加強宣傳,并著手準備(bei)應急防治工作(zuo)。
來源:中國(guo)植保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