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國際金融機構根據國際市場價格和進出口形勢預測,中國將再次調整中國尿素出口關稅,此預測盡管至今尚未應驗,但仍引起強烈反響。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化肥政策已經引起國際上的重視,在世界能源、化肥價格快速上升,國內煤炭價格狂漲和農民對肥價承受力的多重壓力下,應該建立一系列完整的出口、價格制定新機制,才能保證化肥行業的健康發展及農民受益。
化肥產品長期生產、季節使用的特點與生俱來,化肥價格考慮農民承受力也是中國特色之一。同時,近年來國內能源、化肥市場與國際市場的結合愈發緊密,世界石油、煤炭、硫磺、化肥價格的上升對國內化肥生產帶來極大影響。在這樣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沿用多年的化肥市場機制受到嚴峻挑戰,需要一系列適應新形勢的價格調控和進出口控制機制。
今年4月20日開始,中國把尿素出口關稅提高到135%以遏制出口,但隨著國際尿素市場價格的高漲以及需求拉動,以及高成本導致的價格上升,國內企業無法放棄尿素出口。據了解,目前國際市場的尿素FOB價格已經接近 800美元/噸, 而今年前6個月,中國尿素出口量仍達到377.6萬噸,同比增長2.1倍。關稅升高后的5月和6月出口量都較去年上升。而同時,在國際動力煤噸價接近150美元的拉動下,國內化肥用煤噸價格已經突破1000元。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國內尿素的最高出廠價格為1725元/噸,但在不斷攀高的煤價面前,這個價格基本上徒有虛名。據了解,目前國內市場尿素的實際批發價格約在2300元/噸以上。
7月的最后兩天,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了2008年上半年氮肥產業損害預警通氣會,據了解,這次會上化肥協會對建立化肥市場機制提出了多項建議,首先他們希望建立合理、及時的調價機制;其次,希望恢復氮肥用煤炭價格的監管,增加化肥用無煙煤的重點合同和運輸框架的計劃量,通過控制煤炭價格,抑制氮肥產品成本繼續大幅度上升;第三,希望完善淡儲機制,建議淡儲任務向生產企業傾斜,積極發展工商聯儲,發揮生產企業在淡儲中的作用。
進入8月,越來越多的化肥經銷商對是否儲備尿素處于一種進退維谷的境地。一位河南蘭考地區的經銷商告訴記者,由于價格關系,當地農民今年玉米播種時復合肥使用量下降,以尿素作為追肥的可能性大,尿素應該有一定的后市。但目前尿素的批發價格每噸已經達到2400~2500元,從長遠上看不清該漲該落,實在不敢進貨儲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