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水稻前中期病蟲總體達大發生程度。通過全面防治,有效控制了危害。據8月24日全市水稻穗期病蟲趨勢會商會綜合分析,預計六(4)代縱卷葉螟仍為大發生程度;六(4)代褐飛虱、三代大螟中等至中等偏重發生;二代二化螟中等偏輕至中等發生;紋枯病中等偏重發生,局部大發生;稻曲病和穗頸瘟輕發生至中等偏輕發生。為了奪取水稻全面豐收,望各區縣根據本地水稻病蟲發生實況,結合品種抗病性、氣候等因素,科學制訂好穗期病蟲防治工作。
一、水稻穗期主要病蟲發生趨勢
1、稻縱卷葉螟
自8月21日后的六(4)代畝蛾量在全市大部地區仍很高,8月25日全市平均畝蛾量達1500頭左右,最高5167頭(崇明堡鎮),田間蟲卵量也呈明顯的上升態勢。全市8月22-23日29個監測點調查,平均畝卵量7.97萬粒,最高36.8萬粒;畝蟲量3.55萬頭,最高11.2萬頭。其中:一齡占81.0%,二齡占13.0%,三齡以上占6%。根據田間殘蟲發育進度分析,8月29日起六(4)第二峰開始出現,畝蛾量在1800頭左右,蛾峰將延續到9月5日前后。
2、稻飛虱
褐飛虱:根據各測報點監測,8月22日前累計誘蟲232頭,比前8年平均的882頭,明顯減少。8月20—22日田間蟲卵量調查,全市平均畝蟲量0.92萬頭,畝卵6.75萬粒,前期未曾兼治稻飛虱的個別田塊,蟲卵量分別為4.5萬頭和13萬粒。8月底起隨著高空偏西氣流的增多,褐飛虱遷入的機率仍然很高,有造成局部偏重發生的可能。
灰飛虱:目前全市大部地區畝蟲量在1.5萬頭,畝卵量為4.5萬粒。未防治好的田塊畝蟲量在20萬頭以上,畝卵60萬粒左右。
3、二代二化螟
據各區(縣)燈下監測,截止8月20日全年累計誘蟲458頭,比前8年同期的806頭明顯減少。二代后峰于8月20日前后出現,峰期燈下日蛾量平均為8頭左右,最高44頭,卵孵高峰約在8月28日左右。
4、三代大螟
發生程度略重于前二年。據全市4月20日至8月20日燈下監測,全市平均誘蟲517頭,比常年的317頭增加了63%。三代大螟發蛾第一峰出現在8月16~22日,峰期燈下日誘蛾量為15頭左右,卵孵高峰在8月24~30日,預計三代蛾峰將延續至9月上旬。
5、紋枯病
水(shui)稻孕穗破口期(qi)(qi)是葉面積系數和郁閉度(du)最大時期(qi)(qi),加上8月中旬以來,本市陣雨(yu)頻繁、天氣悶(men)熱,使水(shui)稻紋枯病(bing)菌發(fa)展迅速。根據金山區自然(ran)觀察圃田(tian)8月5日、8月15日、8月25日監測,病(bing)株(zhu)率分別為19.31%、60.14%和69.37%,病(bing)情呈較大幅(fu)度(du)增長(chang)。目前一(yi)般稻田(tian)的平(ping)均病(bing)株(zhu)率8.5%,幅(fu)度(du)3.5~18.5%,病(bing)情指(zhi)數一(yi)般為2.8左右,幅(fu)度(du)1.5~6.5。今年水(shui)稻紋枯病(bing)的發(fa)生程度(du)已(yi)明顯(xian)重(zhong)于前三年同期(qi)(qi)。
來源:上海市農業(ye)技術(shu)推(tui)廣(guang)服務中心(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