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蟲情發生程度預報
斑潛蠅:屬中等偏重發生年概率80%,重發生概率20%
二、預測依據:
市農技中心于8月上旬至8月25日在閔行、松江、奉賢、嘉定、青浦、崇明等區縣巡回普查了18個蔬菜園藝場的夏末、初秋田間的斑潛蠅蟲情發生趨勢。
在越夏的絲瓜上調查有蟲株100%,百葉蟲道的受害率75-100%;夏豇豆、刀豆的中上部成齡嫩葉,葉片蟲道的受害率達70-90%,近期播種已出苗的秋刀豆、晚豇豆上都能見到斑潛蠅的產卵孔,用遮陽網栽培的黃瓜、番茄、西瓜上有蟲株率達到45-85%。
另據閔行區馬橋測報點,自8月1日-8月22日止白盤接蛹系統觀察,豇豆上單盆累計45頭、刀豆上單盆累計41頭、合計單盆累計86頭;2007年單盆累計71頭,2006年同期單盆累計56頭, 2005年同期單盆累計135頭,2004年同期87頭,與三年同期平均87.3頭相近。另據寶山區蔬菜技術推廣站測報點在豇豆上黃卡誘蠅系統調查,8月7日5.3頭/塊,8月14日5頭/塊,8月21日14.3頭/塊,近期誘蠅量上升較快,處于秋季始發期。
三、發生趨勢分析:
秋季,最適宜斑潛蠅的發生環境條件是20-30℃,相對濕度40-80%,今年夏季高溫天氣日比常年偏多10天以上、入秋后溫度偏高,高溫天氣使真正入秋有所延后,近期雖雷陣雨天氣偏多,對壓低前期蟲口基數較為有利,近幾天溫度開始明顯下降,進入了適宜斑潛蠅的發生區,初秋期間抗逆性強的越夏斑潛蠅的個體,繁殖力強,隨著入秋、氣溫下降到適溫區,斑潛蠅進入盛發期,將導致田間蟲口發生密度快速上升、為害加重。通常每年在8月上中旬、9月上中旬有二次較強臺風影響上海,可明顯壓低蟲口基數,但今年可影響蟲口發生的早秋臺風至今沒遇到,缺少有對蟲口殺傷較大的自然抑制條件,望引起充分的重視和積極組織好防治。
四、防治策略與防治意見:
秋季美洲斑潛蠅:喜好危害的秋刀豆、晚豇豆、秋番茄、秋黃瓜等作物,是重點防治對象田,預計第七代的防治適期在8月下旬至月底;第八代的防治適期在9月10-12日前后;第九代的防治適期在9月22-25日;第十代的防治適期在10月10-15日。
晚秋、初冬是三葉斑潛蠅的發生盛期,為害趨勢逐年加重,主要危害芹菜、茼蒿、萵苣等作物,發生期比美洲斑潛蠅偏晚20天左右,望各區縣的蔬菜植保員要加強對蟲情發生動態的巡回調查,密切結合本地的發生特點,修正防治適期、組織好防治。
防治美洲斑潛蠅的最佳用藥防治時間是上午7-11時。對處于成株期的作物可選用30%滅蠅胺乳油1500倍、65%潛克3000倍、1%殺蟲素1000倍等噴霧。
來源: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