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草地螟在山西省進入為害盛期,受害最重的是大同市的天鎮、陽高、左云、大同縣、新榮區、南郊區以及朔州市的懷仁、應縣,8縣發生面積275萬畝。主要發生在沿山的邊坡、丘陵地帶,這一帶幾乎所有農田和草地均受到草地螟為害,其中農田以豆類受害最重,草地以艾蒿、黃花蒿、沙蓬受害最重,林地以杏樹受害最重。發生嚴重的天鎮縣三十里鋪、大同縣杜莊、陽高縣獅子屯等地大豆田每平方米蟲量高達千頭,草地每平方米高達萬頭。一株大豆有蟲高達416頭,單株玉米有蟲70余頭,單株艾蒿有蟲上千頭。第一批幼蟲已開始入土作繭,每平方米入土繭量76頭,第二批幼蟲已進入暴食期,第三批幼蟲也開始遷入農田為害。總體印象是發生面積不如2003年大,絕對蟲口密度比2003年高,受害程度也輕于2003年。其原因一是今年草地螟發生,受到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的高度重視,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嚴密監控,及時掌握發生發展動態,根據監測情況,針對性采取防控措施,把草地螟控制在擴散蔓延期,最大限度的減輕了草地螟的為害;二是今年山西省北部降水偏少,氣溫偏高,平川區氣候條件不適宜成蟲產卵孵化,草地螟多選擇在海拔較高、雜草較大的邊山地區,所以未對農田形成較大為害。
受害最重的大同市政府8月28日再次召開全市草地螟防控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全市草地螟防控工作,把全市220萬畝草地螟防治任務分解到各縣區,要求縣區政府主要負責人把草地螟防控工作作為近期的重點工作,對草地螟防控負總責。為落實市政府會議安排,全市又組建專業隊25個,專業防治隊員達到2000余人。省財政已支出草地螟專項防治經費近500萬元,省植保站已下撥有關市、縣防治農藥100噸,防治器械1000臺,補助防治用工費100萬元。全省草地螟日防治進度達30萬畝,已防治面積305萬畝,有效控制了草地螟的轉移為害,重發區大同市平川農田和蔬菜等經濟作物田基本未造成損失,朔州市和忻州市的防治工作也在緊張進行中,全省已完成草地螟防控任務的70%以上,草地螟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