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寶雞市各縣區11月10-11日調查,小麥條銹病在隴縣、千陽縣、陳倉區、眉縣、岐山縣、鳳翔縣發生,發生面積26.6萬畝,平均病田率8.56%,平均嚴重度5-25-80%,發病主要集中在早播麥田,千陽縣、隴縣、陳倉區西部淺山丘陵區發病較重。發生特點:(1)始見期早。10月27日,隴縣調查10塊麥田,發病田8塊,溫水鎮團結村、廟溝塬共查到3個發病中心(中心內病葉3、3、6張),54張單片病葉,嚴重度在40%以上,最重的達到80%,發病始見期早于2005年、2006年(11月6日)、2007年同期(11月14日)。(2)山、塬區重于川道,早播麥田重于晚播麥田。(3)發生范圍廣,病田普遍。目前發病以單片病葉為主,發病程度明顯重于去年同期。隴縣發病范圍廣,發生面積 10.2 萬畝,病田率38.6%,全縣13個鄉鎮均發病,發病區域主要以塬灌區和旱肥地麥田為主,以單片病葉為主,發病中心少,踏查83塊麥田,共查到發病中心15個,最大發病中心面積1平方米,內有病葉18張,平均畝有單片病葉4張,嚴重度40—80%,發病程度重于2005-2007年同期,與2004年接近。千陽縣調查65塊140余畝麥田,平均病田率48.5%,共查到發病中心13個,畝均發病中心0.2個,其中最大發病中心面積2平方米,中心內病葉數86張;共查到單片病葉82張,畝均病葉數1.2 張,嚴重度5-10-50%,發生程度重于去年。岐山縣踏查20塊田,共發現3塊病田,大營鄉南郭村發現一個發病中心(1平方尺3片病葉)和4張單片病葉,大營鄉鞏寺村,查到8張單片病葉,嚴重度最高達60%。眉縣踏查69塊131畝麥田,發現病田17塊,病田率24.64%,共查到56張單片病葉,未發現發病中心,平均畝單片病葉3.82張,最高75張,嚴重度5-30-50%。陳倉區查到5塊發病田,赤沙鎮、拓石鎮、縣功鎮、蟠溪鎮分別查到單片病葉106張、210張、250張、1張。鳳翔縣柳林鎮彭祖塬病田率100%,查到發病中心3個,發病中心面積分別為0.2㎡、0.3㎡、0.3㎡,中心內病葉11張,平均嚴重度26.1%;共查到單片病葉53張,平均嚴重度27.6%,最高70%。
西安(an)(an)市(shi)長安(an)(an)區11月10日調(diao)查,病田率10%,共查到單片病葉30張,見病是(shi)多年來較(jiao)早的一年。
來源:陜西(xi)省(sheng)植物保護工作(zuo)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