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尿素淡儲的收益一直讓相關企業津津樂道。特別是去年,一些經銷商1噸就能賺300~400元,“鏈”內無不羨慕。所以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就有經銷商急不可耐地籌備淡儲事宜了。但近段時間,企業對淡儲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使得2008~2009年度國家化肥商業淡季儲備進展有點異常。 11月份本應進入化肥淡儲的高峰期,但記者了解到,目前企業似乎沒有往年的熱情。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記者就此采訪了多家企業和相關協會。
流通企業: 風險大無信心
河北省農資有限公司氮肥公司經理高建新:我們公司淡儲任務跟往年沒有什么區別,總量25萬噸,其中15萬噸國儲,10萬噸省儲,尿素和磷復肥各占到一半。根據我們目前的預測,明年的市場供需情況不會有明顯好轉,主要是市場需求不理想。化肥需求市場主要分3大塊:農業、工業和出口。農業用肥必不可少,因此需求量相對穩定。因為復合肥市場和板材市場需求減少,工業用肥會有10%~30%的縮減,而這一部分每年大約需求量在700萬~800萬噸。目前出口這一塊也不樂觀。雖然出口關稅下降了,但是目前國際市場價格低、需求少,出口對企業并不合適,所以對國內市場帶動作用也不大。所以,現在國內市場上積壓著大量化肥。在這種情況下,明年化肥市場情況就非常不樂觀。另外,淡儲資金遲遲不能到位已經成為我們面臨的最大難題。
中國化工農化總公司杜海濱經理:目前經銷商這一塊基本態度是“不敢儲”,主要是因為對后市預測不樂觀。目前國內化肥市場產量過剩,國際市場價格也很低,因此對市場沒有信心。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后期市場還有轉暖的可能。此外,化肥淡儲資金還沒有完全發放到位,這也是影響企業淡儲積極性的重要因素。
天盟農資連鎖有限責任公司吳長瑩總經理:我們每年都在爭取國家淡儲企業的資格,但是屢屢落榜,個中原因不甚了解。這幾年,企業自己一直在做化肥淡儲,資金全都來自銀行貸款,現在的貸款利率約為5.6%,企業不堪重負,真的是很困難。從開始淡儲到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儲備了5萬~6萬噸,已經沒有能力再擴大規模了。現在云天化生產設備大修,淡儲所需的部分化肥只能從其他生產企業買。不過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資金,而且生產企業成本也比較高,日子也不好過。
江蘇蘇農農資連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潘守軍:我們現在不敢儲,淡儲量很少,只有4萬~5萬噸。原因有三:一是國家政策。化肥價格變化太快,我們對國家政策吃不準,擔心明年國家會下壓煤炭價格,從而導致化肥價格疲軟。二是市場需求。國內來講,農業用肥基本穩定,但是工業尿素使用量還是個未知數。同時國際市場價格低且需求少,也無法帶動國內市場價格;三是淡儲資金。往年的情況是一開始淡儲資金就很快到位,可今年農發行認為化肥淡儲貸款的風險比較大,所以,從9月份到現在,我們只爭取到了大約1/3的淡儲資金,其他部分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到位。
生產企業: 有能力無市場
相比之下,有淡儲任務的大型生產企業,有淡儲資金的支持,日子還比較好過。
貴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經理陳秋靜:我們今年的淡儲任務是5萬噸,早已經完成了。至于要不要再擴大儲備規模,還要看市場情況。淡儲對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意義不同,流通企業是買賣環節,他們追求差值,差值就是利潤,往往是這個環節的貓膩導致市場價格的大起大落。而生產企業更能維護國家政策,即使沒有利潤甚至是少有虧損,生產企業仍然要繼續為市場提供化肥,所以,生產企業承擔的壓力也更大。就目前來講,銀行提供的淡儲資金都還沒有落實到企業,所以這5萬噸化肥的儲備資金都來自企業本身,暫時還不成問題,但希望淡儲資金不要拖得太久。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氮肥事業部經理曹穎:我們是在嚴格按照國家政策作淡儲工作,今年淡儲量有所增加,而且企業完全可以保障今年的淡儲工作順利完成任務。
河南延化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東升:剛進入用肥淡季,銷售壓力立即就體現出來了,目前公司有超過3萬噸的尿素庫存。公司先后將甲醇和熱電裝置停下來,尿素也不得不減量生產,目前產量為每天600多噸。公司目前尿素的生產成本為1900元/噸,而出售價格不到1700元/噸,每噸尿素至少虧損200元。國家化肥淡季儲備是為了保障春耕用肥、維護農民利益。而目前經銷商手上尿素存量有限,生產企業尿素產量又普遍縮水,明年的春耕用肥就存在緊張的可能。因此我認為,把淡儲任務適當放給生產企業,或增加聯儲比例,使企業資金流保持順暢,不僅可以保持生產企業生產裝置的連續性,也可以保障春耕用肥,維護農民利益。
行業協會: 銀企還需協調
據了解,目前淡儲過程中,資金問題首當其沖,原因在于市場情況極不穩定,銀行惜貸,流通企業惜購,造成生產企業資金鏈斷裂。
中國農資流通協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化肥冬儲歸結起來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近期化肥價格降得厲害,市場情況不好,企業擔心賠錢;另一方面,企業淡儲資金緊張。市場情況急劇變化,銀行和企業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微妙,銀行擔心貸款無法收回,企業和銀行之間還需要協調。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某負責人表示,國家發改委2005年1月12日發布實施的《化肥淡季商業儲備管理辦法》,確定了以流通企業為主、兼顧大型化肥生產企業并且淡儲化肥經營盈虧由承儲企業承擔的化肥淡儲方式。近來氮肥價格急劇下跌,流通企業持幣觀望,由此導致了生產企業庫存壓力陡增,資金鏈斷裂,許多氮肥生產企業不得不以停產應對在目前這種肥價大起大落的局面。這樣下去最終會影響明年春耕用肥。
該負責人建議,如果國家貼息資金放在生產企業,化肥生產企業連續生產的性質使得貨源得到保障,生產環節貨源充足,價格就不會過分升高。全國化肥企業眾多,分布面很廣,所以也不用擔心緊急使用時被某一家囤積居奇。同時,生產企業只要資金鏈不斷,就能維持生產,保障供應和市場的穩定。他希望國家化肥淡儲多給生產企業一些機會,允許生產企業用產品作抵押,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流通企業有利才儲無利不儲的現象發生。
另一種淡儲方式也得到這位負責人的推薦:現在銀行都在盡力規避風險,因此淡儲企業想拿到銀行貸款比較困難。但如果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聯手,進行工商聯儲,就可以比較容易地拿到貸款,這樣也就解決了雙方的困難。但現在聯儲量在整個淡儲總量中的比例太小了。
有專家認為,近期內影響國內尿素價格走勢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后期國內尿素市場能否真正回暖還需看國際尿素價格走勢和國內煤炭價格走勢。這些因素還將繼續影響后幾個月化肥淡儲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