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ong)資部(bu)門:化肥價格(ge)今年不會大漲
市農資部門負責人介紹,我市一年用肥量在28—33萬噸之間,85%的尿素從(cong)成(cheng)都、德(de)陽等地(di)調(diao)入;75%的碳(tan)氨從(cong)山西、陜西等地(di)調(diao)入。盡管此前化肥價格一直實(shi)行政府指導價,但作用(yong)并不大。
市(shi)供銷(xiao)社分析,除季(ji)節性(xing)正(zheng)常波動外,今年化(hua)肥(fei)價格大幅上(shang)漲可能性(xing)不大。一(yi)方面(mian),我國(guo)化(hua)肥(fei)供求總(zong)量基本平衡,國(guo)內化(hua)肥(fei)資源充裕。另一(yi)方面(mian),國(guo)家將(jiang)采(cai)取綜合措(cuo)施(shi),增加(jia)化(hua)肥(fei)生產(chan),加(jia)強市(shi)場調控和監(jian)管。
“今年的化肥價格比去年同期低。”蒼溪縣歧坪供銷社經理舉例說,從湖北廠家購進的復合肥,去年到(dao)站(嘉川)價為2750元(yuan)/噸(dun),今年只要2250元(yuan)/噸(dun),每包比去年同期低(di)(di)了10元(yuan),下降(jiang)18%;從(cong)成(cheng)都購進的尿素(su)價格去年最(zui)高(gao)時達(da)2500元(yuan)/噸(dun),去年12月最(zui)低(di)(di)僅為1800元(yuan)/噸(dun),目前(qian)在(zai)2100—2200元(yuan)/噸(dun)。
其他農資是否受影響?業內人士稱,農膜、農藥、種子等價格早就適應了市場的(de)自動調節機制。
“三農(nong)”投入多 農(nong)民(min)日子越過越好
市物價(jia)局相關人士介紹:近年來大幅(fu)增加對(dui)農民的(de)直補(bu)資金、提高稻谷最低收(shou)購(gou)價(jia)、建立化肥(fei)淡季商業儲備(bei)制度(du)等,無(wu)一(yi)不在為放開化肥(fei)價(jia)格做鋪墊。
近(jin)兩(liang)年(nian)(nian),無論是中央還是省級(ji)財政,對“三(san)農(nong)”投(tou)入(ru)的增長幅度都很大。僅在市(shi)級(ji)財政涉農(nong)專項資金方面(mian),2006年(nian)(nian)為4.4億元,2007年(nian)(nian)達5.9億元,2008年(nian)(nian)更有大幅度增加。2008年(nian)(nian),我市(shi)農(nong)民人均(jun)純收入(ru)實現3165元,增長14.7%。
市農資公司經理介紹,化肥價格放開后,企業由于不擔心觸及化肥價格最高限價,取消一級銷售公司,自然會把更多的化肥直銷給農民。更重要的是,國家將實行農資價格上漲與增加農資綜合補貼以及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價等掛鉤機制,農資綜合補貼只增不減,以確保農民種糧收益不因農資價格上漲而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