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農業豐產與糧食安全工程中,相比化肥而言,生物有機肥只是扮演一個不起眼的配角。但隨著化肥價格不斷上漲和農民科學種田意識的日益增強,商品化有機肥、生物有機肥、有機無機復合肥、中微量元素肥和葉面肥等逐漸受到廣大農民的重視。伴隨著取消有機肥增值稅政策的出臺和商品有機肥成為國家新型肥料重點研發方向,大力發展有機肥的時機已經到來,商機無限,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上海聯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就是看準了這個新興的朝陽產業,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生物有機肥的研發與生產,并取得了明顯成效。日前,記者圍繞生物有機肥產品的生產、工藝技術及產品質量,與上海聯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勤進行了對話。
《農資導報》:上海聯業斥巨資投入生物有機肥行業,出于何種考慮?
張國勤:投身于這個行業,緣于四個方面:一是國家對三農的高度重視,連續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將推廣與應用有機肥提到議事日程;二是化肥的大量施用與價格不斷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農民用肥的積極性并造成土壤板結,大面積推廣有機肥的時機已經到來,商機無限;三是作為國際新型肥料(功能肥料)的發展方向,生物有機肥將是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四是目前國內生產生物有機肥的品牌企業并不多,上海聯業進軍這個行業時機已經成熟。為此,在經過充分調研和考察的基礎上,上海聯業決定投身于這個行業中,并確立了打造國內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的生物有機肥企業。
化肥的長期施用,帶來的是土壤嚴重板結。隨著測土配方施肥活動不斷深入,有越來越多的農民走上了科學種田的道路。在我國南方地區,大多數農民已意識到生物有機肥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一些高附加值經濟作物上,大力推廣生物有機肥的時機已來臨。在海南、廣東、廣西、江西、山東等地,不少農民主動尋求優質生物有機肥,這為有機肥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這也是上海聯業進軍有機肥領域的一個重要原因。
《農資導報》:上海聯業生物有機肥受到用戶追捧,產品與生產技術有何特點?
張國勤:一是在生產硬件上要舍得投入。我們一期工程投入已超過了3000萬元,引進了一套國外先進生產線,年產能達5萬噸。二是上海聯業出品的“谷霖”生物有機肥是采用國際領先的微生物技術、獨家開發研制的。與傳統生物有機肥不同的是,“谷霖”生物有機肥有益微生物活菌數達4億~8億個/克,遠遠高于國家2000萬個/克的標準,且有機質含量≥40%,氮、磷、鉀含量達5%~7%,酸堿度為5.5~8.5,非常適宜南北方的土壤和農作物。三是“谷霖”生物有機肥原料為上海光明乳業的優質奶牛糞,不含任何激素與重金屬,對環境、作物和人體無害,可讓農民放心施用。同時,擁有獨特的發酵工藝,在55~75度溫度下持續發酵,能徹底除臭、腐熟、殺蟲、滅菌,施到地里不會產生二次發酵,絕不燒根燒苗。四是具有“肥效+藥效”的雙重作用,對枯萎病、根腐病、軟腐病、青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等土傳病害有抑制作用,同時對解決作物黃化、促進根系生長效果極佳。
從決定進入有機肥這個行業開始,上海聯業的目標就鎖定了高端生物有機肥板塊,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成國內一流的產品與一流的品牌。目前,國內市場上欠缺知名度高、肥效好、大品牌的優勢產品,上海聯業推出的“谷霖”生物有機肥正好填補了這個市場空缺,成為高端市場中為數不多的產品之一。產品進入市場3年多,已在北京、河北、山東、安徽、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大面積推廣,深受用戶好評。僅去年在南方省區推廣就超過2萬噸,涉及多種作物。農民普遍反映,施用“谷霖”生物有機肥,化肥用量減少20%~30%,農產品品質明顯提高。
《農資導報》:上海聯業在生物有機肥除臭方面有何獨到的技術?目前市場上的生物有機肥五花八門,誤導消費現象很嚴重。據了解,有個別廠家的生物有機肥沒有經過發酵就進入市場,這種產品能有質量保證嗎?
張國勤:上海聯業這方面做得很成功,盡管公司采用牛糞做原料,但走進生產車間,基本上聞不到較大的異味,除臭技術國內領先。
生物有機肥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發酵才能充分腐熟,并需經高溫殺滅有害菌。現在,有的企業一般是將原材料簡單堆漚幾天就拿到市場上去賣,這是極不負責的。一般來說,生物有機肥起碼要經過15~25天的堆漚腐熟,才能加工成產品上市銷售。目前,市面上有些生物有機肥產品是直接用風化煤和動物糞便加工,不經過發酵,在包裝之前拌入生物菌就上市了,這樣的產品如果使用不當非常容易導致燒根、燒苗現象發生,應引起農民消費者高度的重視。
生物菌至關生物有機肥的質量,國內生物菌種類很多,價位也不一,正規的每噸售價高達10多萬,小企業的低價產品根本不可能加入高價位的菌劑,否則企業就不賺錢。還有個別廠家把發酵菌當成功能菌宣傳,混淆概念。所以,加大對市場的規范力度,正確引導消費,也是大面積推廣生物有機肥的必備條件。
《農資導報》:對于未來幾年的發展,上海聯業有何設想?
張國勤:2009年,上海聯業將再加大科技投入,在產品中再增加一些防治病蟲害的功能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在未來3~5年,上海聯業計劃在內蒙古、湖北和安徽等地開設工廠,擴大產能,提高市場占有率,精耕全國市場。除了向農民提供生物有機肥產品和提供優質農化服務外,上海聯業正在嘗試與探索如何盡力幫助農民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例如,2008年,上海聯業與江西贛南果農合作,提供生物有機肥和管理技術,等果品成熟后,又與上海果品公司合作,回收臍橙到上海超市銷售,實現了三方共贏。同時,上海聯業還計劃與廣東部分橘農合作,把優質、低糖橘產品引入上海市場。另外,上海聯業正在策劃成立自己的果品銷售公司,以擴大市場渠道,打通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市場,力爭幫助更多的農民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